广东“十三五”将深化粤港澳合作 重点突破五大领域
见习记者 杜弘禹 广州报道
11月27日、28日,《内地与香港CEPA服务贸易协议》和《内地与澳门CEPA服务贸易协议》分别在香港、澳门签署,标志着内地全境与香港、澳门均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两项协议将于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也是自2014年开始,广东与香港、澳门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试验成果的延伸。而在“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开放发展、互利合作、接轨国际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多项工作,具体着力点仍是深化与港澳合作。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这两份协议显示,内地对香港、澳门开放服务部门分别将达153个,涉及世界贸易组织160个部门的95.6%,其中62个部门实现国民待遇,比广东增加4个。使用负面清单的领域,限制性措施仅120项,比广东负面清单中132项限制性措施减少12项,且其中28项限制性措施进一步放宽了准入条件。
广东省率先于2014年与港澳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收效颇丰。今年9月的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八次会议透露,上半年,香港对广东实际投资增长22.5%,广东对香港实际投资增长39%;上半年,在广东省备案的香港服务提供者投资8.26亿元,粤港服务进出口总额达238亿美元。
商务部也评价认为,此次内地全境进一步扩大对香港服务业的开放,基础即为“广东协议”先行先试的经验。广东的大部分试验成果,比如“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方式”,也将正式推广至内地全境实施。
广东“十三五”期间开放发展、接轨国际和自贸区建设等工作,着力点仍将是深化粤港澳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广东“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级经济区域。全面落实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深入实施CEPA有关协议,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重点在金融服务、交通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科技服务等领域取得突破。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多重因素共同促使广东“十三五”期间将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毛艳华说,广东目前正面临着较重的经济结构调整压力,而依托毗邻港澳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高端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和发展,将为广东自身的转型发展提供支撑。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还将倒逼广东改革创新,破除市场开放深度不足、机制体制改革不够彻底等藩篱。同时,广东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也离不开与港澳地区的优势互补,甚至关键的支撑就是港澳。
三个自贸片区将错位对接
“广东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要在难点上下功夫。”毛艳华认为,广东有先行先试的经验,但仍应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程度,以加快聚集来自港澳丰富的资金、人才、科技等高端服务业要素,推动高精度合作。
作为制度创新高地的广东自贸试验区,也将在深化粤港澳合作,尤其是在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中将发挥关键作用。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林江认为,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中,广东三个自贸片区应各有定位,形成错位对接。
其中,前海主打金融创新,并以此带动、辐射周边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拉动转型升级;南沙定位为综合试验,突出交通航运业,其特色金融更多也是服务于航运中心建设;横琴定位为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对接澳门,吸引香港,发展成珠江西岸中心,进而辐射粤西发展。横琴是粤港澳深度融合的重中之重。
广东稍早前还批准创建首批13个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省级示范基地,旨在强化粤港在专业服务、商业服务、信息服务等领域全面对接。广东省港澳办主任廖京山表示,13个示范基地将主动适应“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要求,打造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争创“不是自贸区的自贸区”。
同时,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9月公布8个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广东位列其中,对应到具体任务,广东的侧重也是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
毛艳华认为,未来广东将形成多平台、立体式的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模式,一系列的试验经验将在有条件的地区不断付诸实践,多点开花,最终形成一个深度融合、多层次的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格局。
(编辑:吴红缨,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bufan@21jingji.com;wuhy@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