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林火燈:
沪台通可从两岸指数相互授权开始
本报记者 张望 深圳报道
随着沪港通保持平稳运行和深港通即将成行,两岸证券交易所酝酿中的沪台通也被热切期盼。
“沪台通的水到渠成,可先从两岸指数的相互授权等开始。”中国台湾地区台湾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林火燈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林火燈透露,目前,台交所追踪A股的ETF受到台湾投资人极大欢迎,而其人民币/新台币双币交易的ETF也正积极推动中。
但全球化背景下,证券交易所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于2013年从台交所副总经理升任总经理的林火燈,对此深有体会。
“在全球化趋势下和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资金更轻易地在全球快速流动,企业在跨境寻找最佳的筹资管道,投资人也跨国探寻更好的投资机会,证券交易所不再像以前一样,局限于自己的区域中经营。”林火燈认为,“资本市场国际化是当前重要趋势。”
目前致力于连结亚太、布局全球的台交所,正在扩大并寻求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证券交易所的合作,借此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在林火燈看来,台交所能够在全球证券交易所中排名第19,与台湾资本市场历经50多年来的拓展、开放、成长、蜕变分不开,且目前亦可通过经验和技术输出,与其他地区证券交易所建立良好关系。
“台交所主要从研发新产品及指数、相互挂牌、交易联机等方面,进行对外合作。”林火燈说。
对外开放提高市场透明度
《21世纪》:台湾资本市场交投非常活跃,原因何在?
林火燈:台湾证交所上市公司周转率(换手率)为77%,与全球主要市场相比,交易相对活络,主要原因是台湾的投资人结构以散户为主,占成交额比重超过5成,但上市公司平均本益比(市盈率)为13倍,为合理水平,而且殖利率(获利率)达到4%,几乎是全球最高水平。截至2015年10月底,台交所上市公司数量为869家,市值25兆(万亿)新台币(约人民币5万亿元),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19。
《21世纪》:台湾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度较高,近几年外资买卖股票情况如何,主要有哪些经验和做法?
林火燈:开放外资来台投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2003年全面开放外资投资台湾证券市场,将许可制改为登记制,同时取消了外资法人投资额度限制。截至2015年10月底,合计有1.5万余家外资登记来台投资,外资占台湾市场之交易比重由2002年的6.6%,大幅上升至28.6%,外资累计净汇入1945余亿美元,外资持股比重自2005年起均维持在30%左右。
随着外资在台湾上市公司持股的比重逐渐升高并成为台湾最重要的三大法人之一,对台湾市场的重要性及影响力也逐年提升,由于外资法人在投资时多重视企业透明度,因此近年来公司治理及财报编制标准等受到高度重视,且亦以国际标准为目标。
《21世纪》:境外企业在台湾上市情况如何?
林火燈:台湾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较高,截至2015年10月底,共有71家外国企业在台交所上市,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在亚洲仅次于新加坡交易所,预计2015年IPO企业中的外国企业将达到4成,显示台湾资本市场对于外国企业吸引力持续提高。外资持股比例也接近4成,在亚洲仅次于中国香港及新加坡。此外,82家专营证券商中,17家为外资券商。
《21世纪》:外资对台湾资本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
林火燈:外资的积极参与,不仅为台湾证券市场带来丰沛的资金动能,亦有助于提升企业募集资金的效率,并藉由国际投资者的参与,使市场更为透明及国际化,但也使台湾资本市场与国际事件的联动性更加密切,台股指数易受国际事件影响出现大幅涨跌,例如雷曼兄弟倒闭、美国被标普降评及欧债危机等。
《21世纪》:台湾证券交易所的跨境合作有何做法和计划?
林火燈:在全球化、自由化的趋势下,台湾证交所将跨境合作列为重要核心业务,持续参与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亚洲暨大洋洲证券交易所联合会(AOSEF)及国际证券管理机构组织(IOSCO),增进与全球交易所及市场参与者间的互动,董事长李述德于2014年10月获选担任WFE董事,与16位董事一同参与WFE重要决策。
台湾证交所透过深耕台湾、连结亚太、布局全球的策略,与东南亚地区交易所建立良好关系,行销台湾资本市场和进行经验、技术输出。标志“台日通”新进展的台湾首档追踪日本东证指数的杠杆型及反向型ETF于9月10日挂牌上市,与韩国交易所在ETF互挂与合编指数上也已有初步成果。
沪台通有较多经验参酌
《21世纪》:台湾F股颇受关注,大陆之前曾酝酿国际板,台湾证券交易所在这方面有何经验分享?
林火燈:台交所的规划是,打破过去各地交易所创立国际板之惯例,将来台上市之外国企业混入本土产业类别,与本地企业相互比价,不另设板块;参采香港、新加坡等地市值标准,增加多元上市条件,吸引企业来台上市;考虑注册地、营运地、上市地法律风险差异,特别重视股东权益保障之强化。
目前,申报辅导中的外国公司有约40家,准备成为台湾资本市场之一员,且尚有多家公司预计2016年送件申请上市。
《21世纪》:台湾证券交易所在推动和提升公司治理方面有何经验分享?
林火燈:台湾证交所整合政府、周边单位与民间机构之资源与专业,于2013年成立公司治理中心。为提升台湾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及市场价值,挑选公司治理优良之公司,编制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供投资人作为选股参考,目前已编制“台湾就业99”及“台湾高薪100”等偏向企业社会责任指数。
第一届公司治理评鉴排名前20%的公司,经分析其2014年度的平均税后净利为全体上市公司之近4倍,且平均EPS为2.83亦较全体上市公司之2.38为高。
《21世纪》:与上交所、深交所相比,台交所上市公司有哪些特色?
林火燈:台湾是全球科技产业重镇,台股更是科技产业群聚,电子类股占市值比重超过5成,其中半导体、专业电子代工服务、整合通讯服务等产业类股的市值,超过上海和深圳证交所同产业合计之市值。台湾的服务业也非常发达,分工细致形态多元,上市公司中包括保全、食品配送、票券、再保险、财产保险等服务业,上海和深圳交易所尚未有同类型企业挂牌。
《21世纪》:台湾证券交易所对沪台通是否已制定计划,你对沪台通有哪些期待?
林火燈:大陆2014年推出沪港通,深港通也在积极筹备中,台湾也正在与新加坡洽谈跨境交易联机,基于两岸都有一些跨市场交易互通机制的建置和推行经验,相信未来洽谈合作时,会有较多经验可供参酌,并可在既有的模式上加以研究改良,准备时间或许能缩减。
目前,沪台通还是初步设想阶段,牵涉较广,需要更深入研究且要有共识才能进一步推动。两岸三地同文同种,地缘与经贸关系密,期望未来藉由资本市场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所有市场参与者创造更多的机会。
《21世纪》:两岸资本市场合作有哪些空间可以拓展?
林火燈:台湾证交所追踪大陆A股的ETF受到投资人极大的欢迎,也让ETF市场的成交金额快速成长。人民币/新台币双币交易的ETF也正积极推动中。
两岸股市未必急着马上通,可先从两岸指数的相互授权、相关专业分享、加强交流等开始,由近而远,由简单而复杂,增加双方的了解及互信,一步一步来,相信就可水到渠成,且能走得长远。
(编辑:卜坚,邮箱:bujia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