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基金组织改革最大受益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涵 2015-12-22 05:44:4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独家专访IMF中国执行董事金中夏:

中国为基金组织改革最大受益国

特派记者 张涵 纽约报道

“今年是中国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而中国也是本次份额改革最大的受益国。”针对美国国会批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方案、中国成为IMF第三大成员国, IMF中国执行董事金中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12月18日,美国国会批准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方案生效后,IMF的整体份额将增加一倍,并实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整体转移份额6个百分点。

其中,中国份额占比将从3.996%升至6.394%,排名从第六位跃居第三位。印度(2.442%到2.751%)、俄罗斯(2.494%到2.706%)、巴西(1.783%到2.316%)的份额也有所增加。由此,中印俄巴与美日德法英意一起组成IMF新版投票权座次前十位。

IMF份额早已无法反映当前的全球经济格局,2010年,各国达成了旨在增加新兴市场投票权为宗旨的改革方案,但此方案一直未得到拥有一票否决权的美国国会的通过。

“美国国会批准改革方案是向前迈出的可喜、关键的一步,将增强IMF支持全球金融稳定的作用。一个代表性更强、现代化的基金组织将更有能力在21世纪满足所有188个成员国的需要。”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表示。

“听到这个消息,一方面是高兴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最终达成进展以及中国话语权的提升,但另一方面,以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目前的份额水平也在情理之中。”金中夏表示。

按份额公式中国占比应更高

根据已通过的改革方案,中国在IMF的投票权份额占比提至6.394%,而美国的份额微降至16.5%,同时保留其否决权。

金中夏表示,按照基金组织的份额计算公式,中国以领先的GDP和外贸水平使得整体份额排名有可能占在第二位,高于现在的6.394%。

然而,在份额的实际谈判中,中国在考虑到自己的份额之外,同时考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起受益。“事实上,中美两国都对最终份额进行了部分缩减。”

“中国顾全大局,通过IMF份额改革带动了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从中受益,把中国的份额提升与其他国家分享,同时也顾及到其他国家的感受。”金中夏表示。

根据IMF官方文件,2010年改革方案要求超过6%的份额比重将转移到富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从代表性过高的国家转到代表性过低的国家。

关于改革的具体生效时间,金中夏透露,由于法案包含了要求美国执董在美国实际拨付增资资金前要取消在基金组织超额贷款项目中的“系统性风险豁免”的内容,IMF还需要数周讨论,待国会条件得到满足后,美国才能通知IMF有关法案生效。

金中夏表示,在美国宣布生效后,各成员国应在一个月内缴纳新增份额资金,资金到位后,份额和投票权即可相应更新。

提升人民币使用有利于外汇储备

在份额分配变化之外,另一大重要变革为份额的加倍。根据官方文件,IMF的份额将从约2385亿(约合3298.3亿美元)特别提款权(SDR)扩大到约4770亿特别提款权(约6596.7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份额的计价单位为特别提款权,而就在两周前,人民币刚刚作为第五种储备货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一揽子货币。

金中夏表示,份额增加将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使用,尤其是新的特别提款权篮子在明年10月1日生效以后。

金解释,上述份额中25%由SDR中的储备货币组成,剩下75%由本国货币组成。“以往每个国家在对IMF的份额拨款中,25%必须由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中的任何一种交纳,而在10月1日后,也可以用人民币进行拨款。”

同时,本次份额整体的扩大也将增加各成员国使用人民币拨付的潜在几率。

金中夏举例,在没有加入SDR前,中国央行向IMF拨款必须使用篮子中的四种外币,而在明年10月后,全部向IMF拨付人民币也是可以的。

“虽然数量与中国外汇储备整体相比不大,但也可以看出人民币加入SDR后有可能减少现有外汇储备的使用——因为人民币本身成为储备货币了。”

“今年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是值得纪念的一年。”金中夏表示。(编辑 李艳霞)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