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并购近2000亿美元 警惕风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黄斌 2016-10-27 07:53: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企海外并购近2000亿美元 警惕风险

本报记者 黄斌 北京报道

中企海外并购继续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企业共实施海外并购项目521个,实际交易金额674.4亿美元,已超过了2015年全年总额。若从已披露的并购交易来看,Dealogic提供已公告并购案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并购交易已达642笔,总规模为1986.22亿美元,较2015年全年的607笔和1031.53亿美元大幅增加。

“一个投资公司的人跟我说,他手头的投资项目就上千个,鱼目混珠。企业如何从这些项目当中选出适合自己投资的一个领域或企业是非常关键的,这需要眼光。”近日,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在“JIC投资沙龙——海外投资:全球视野与中国潜能”上表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风险问题,“中国企业驾驭国际投资环境、跨国企业的能力仍然有待于提高。”

同时,在国际市场上还只能算是新手的中国企业,在面临激烈竞争时,不得不忍受来自卖方的苛刻条件,支付着溢价。

海外并购的“中国溢价”

受限于驾驭国际市场、国际企业的能力,更受困于并购参与方的激烈竞争,现阶段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进程中,需要忍受的苛刻条件较多。

建投华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单学在前述论坛上表示,目前海外并购的主要项目来源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收购方与出售方直接接洽,二是国内外投行、财务顾问推介;三是卖方主动兜售。其中,第二、第三类较为常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由于中企海外并购持续狂热,在竞标时竞争激励,给卖方留下了较大可利用的谈判空间。

“我们在操作过程中遇到过,买方要求在竞标环节提供报价区间,而报价区间如果给得过早的话,极有可能会落到竞争对手里,让我们在竞标过程中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位置。”单学表示,提前提供报价区间,只是卖方给中国买家提出的挑战之一,同时,卖方往往要求买方提供整体并购方案,且特别看重关于资金来源的安排,“要求所有的意向投资方按照卖方的版本,提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苛刻的资金证明。”单学还提及,部分高科技并购领域的买方,还会要求买方支付高达10%甚至20%的交易保证金,“并且要把资金提前付到卖方指定的账户”,同时,若买方竞标成功后未能“取得相关批准,或者是不及时或没有能力完成业务交割”,则需向卖方支付高达数千万以及上亿元的反向分手费,“这方面的谈判难度蛮大的。”

“反向分手费、交易保证金的设置,是在跨境并购领域多年积累下来的行业惯例。主要目的是降低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某外资行并购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现阶段中国成了海外企业关注的金主,而许多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信誉、并购记录等还有待积累,加上买方竞争激烈,过程中的费用较经验丰富的西方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溢价。

关注市场、

政策双重风险

除了交易本身,中观和宏观层面上的风险,亦需得到中企重视。

霍建国表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除了需要对目标行业、企业深入了解外,还需要特别关注、把握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化。

“美国华尔街的操纵能力是很强的,盯住华尔街,盯住金融市场,包括汇率风险、大宗商品市场风险包括及传导出来的一些投资风险,都要及时捕捉,这样会看得更清楚一点。”霍建国说。

霍建国此言源于中国企业过去在海外市场上交出的高昂学费。过去十年间,中国企业高价买入的案例不胜枚举,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理解程度过浅。

除了来自市场的风险,来自政府、监管部门的风险亦不容小觑。以美国为例,尽管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S.,下称CFIUS)并未因大选而加大针对中国买方的审查力度,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中企在美国的并购活动中,由CFIUS带来的不确定性确实在加大;反观中国,尽管发改委在中企海外并购上逐渐从审批制向备案制转变,但人民币贬值导致的汇率管制,亦不时成为中企海外并购进程中的绊脚石。

“总的来说,中国政府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持鼓励态度的。未来,主要的障碍会来自目的国的政策和标的公司:涉及国家安全的并购项目,政府会比较谨慎;而标的公司也可能因为对中国企业缺少了解而偏向保守。”前述外资行并购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建议中国企业按照海外并购的流程,在可能范围内尽可能加大透明度。”

(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