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房子,还有生活
李一戈
有些朋友,念念不忘的,就是房子。这不,前两天,就有一位多年没联系的朋友打来电话,倒是直来直去,问,调控了,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他的意思是,楼市大涨时期,买方根本没有话语权,能买到就不错了。二手房的房东,今天说好的价格,转天签约又把价签上移了几公分。
逻辑倒是没错。每次调控后,地产商是不太敢涨价了,二手房的房东也可以讨价还价了。按理确实是下单的机会。但对这种以投资投机为目的的买房,我一般不会给出具体建议。于是跟他开玩笑:西宁、兰州据说房价比较低,要不你去那边看看?总算把他打发走了。
总觉得哪里不对。房价上涨的时候,焦急上火,生怕这个月不买,下个月更买不到;好容易托中央的福,楼市稳定下来,又想抄底。似乎山不转水转,都是围着房子转。
我曾经说过,正是由于房地产这个介质,硬生生在同龄人中间划出了距离。差不多的职位,相似的薪资,就因为他在一二线城市大胆投资了两套房,资产就比你多出一千万。而这样的数字,你正常劳动20年也未必能挣得到。
都说80后很悲催,刚工作就遇到房价持续上涨。但有个朋友,好像是80年代末的,早年在一线城市买了一套小两居,此轮房价上涨前又在二线热点城市买了两套,老家所在城市还有一套。除了一线城市的房子是父辈付的首付,其他都是贷款,当然也有置换的。敢于贷款,是对职业前景充满乐观,而且,据我观察,他们小两口工作也是相当地勤奋努力。
但这种案例其实并不多。我这个年龄段,有投资眼光,行动也坚决的,周边几十个熟悉的朋友中间,拥有好几套房的,也就两三个。并非所有人都能准确踩对楼市节奏。远者不说,假如2008年、2011年、2014年这三次楼市短暂调整的机会你都抓住了,又善用资金杠杆,资产积累离1亿的小目标可能就真的不太远了。
事实是,我们都是普通人。买上一只股票,翻了3倍,运气要占很大成分。如果连续三只股票都翻倍,你就是股神了。但股神只在遥远的传说里,更多的情况是,房价持续上涨的时候,因为犹豫、观望,或者资金不够,错过了,无数次的回望,无数次的后悔。还有一种是,这周刚卖,下周又涨了30万。也是后悔。
像京沪深等城市,房价涨到目前的地步,我这种工薪人士,就只有仰望的份儿了。未调控前,看到报道说,远在六环,门头沟的房子,800万一套,排队抢。市区动辄两三千万,现款付清的也大有人在。这些,我就当电视剧情节看,因为跟自己没半毛钱关系。
所以,我有个亲戚的孩子,今年大学毕业,两份offer,一份在一线城市,一份在二线非热点城市,问我意见时,我坚决主张选择后者。房价是最重要因素,当然还有交通和空气。假如有敏锐眼光,哪里都能找到空间。呆在北京多年又怎样,迟钝如我,眼见着上佳的投资机会,一次又一次擦肩而过。
有个北京的朋友一直很让我羡慕。两口子都各有令人尊敬的职业,收入也不赖,但这么多年,从没听说他们捣腾房子,而是永远都是听到他们去哪里钓鱼、滑雪、出游的消息。房价没涨的时候是这样,房价大涨的时候也是这样。
有朋友肯定要说我白天不懂夜的黑。谁不想拥有一份从容的心态,享受生活?但前提是,得有个稳定的住所吧。京沪深的房价高到令人窒息,你们有房的老同志,却要劝年轻人平和、不焦躁,是不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没错,要把房子从长期以来的社会焦点里剔除出去,仅仅寄望于居民个人持有一份良好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奢侈的。过去10年,房地产在整个经济领域霸占了太过牢固的话语权。从这一点来说,房地产存在一个“去中心化”的问题。
回到当前的楼市调控,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是要给人稳定的预期。对以市场化为主旨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地方政府推出限购当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倘若要找到行政干预与市场配置的最佳平衡点,却唯有通过制度性的改革才能实现。
譬如,你如何让年轻人信服,2016年的限购限贷与2010年的限购限贷,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是能带来确切稳定预期的?恐怕还是需要痛下决心,在土地制度、房地产税收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方面画出看得见的改革路线图。
地方政府也在付出自己的努力。刚看到报道说,北京市将推出近3.2万套公租房公开配租,自2016年底起陆续交付使用,最迟在2017年底。我相信,这些公租房,对稳定中低收入家庭包括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的住房预期,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编辑 欧阳觅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