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来,交易所债市连日盘整,成交量也大幅缩减,昨日上证国债仅成交9.2亿元,整个市场心态十分谨慎。而在货币市场上,由于宽裕资金的推动,利率仍在继续走低,昨日,回购与央票利率出现双双下跌局面。
周四,银行间回购利率继续下跌,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23%,1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13%,均比前日水平下降1个基点;而央行资金回笼继续维持较低力度,导致货币一级市场再创历史最低,3月央票中标利率1.0456%,比上周下跌4个基点,182天正回购中标利率1.23%,比上周下降1个基点,而本周二的1年央票利率1.33%,也小幅走低。
6月底7月初,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曾有缓慢抬升,从1.08%的最低点抬升到1.24%的水平。四大行减少资金拆出量,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联手打造回购利率上行通道。但本周来,7天回购利率再次缓慢下降,资金的宽裕令市场怀疑,也许对于刚确认的回购利率底部又要展开重新认识。
上周公布的7月份宏观数据尽管与预期出入不大,但对市场心理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PPI和CPI微升,使得销声匿迹已久的通胀预期重新显现。从二级市场的表现看,中长期债券的下调比较明显,由于通胀预期加强,市场上原本投向中长期债的套做资金开始犹豫,在股市的刺激下,显露出撤离迹象。业内人士认为,经过测算,在年底到明年初的时间里,在粮价、油价、季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通胀很可能得到加强,但并不至于给债市造成太大震动。
国泰君安分析人士林朝晖认为,信贷的中性增长可能更加激发市场对资金面的信心。在7月份金融运行数据中也可以印证这一点,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增速比6月下降0.2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投放净减少321亿元,信贷出现5年来首次负投放。如果说6月份贷款的增加曾令市场怀疑资金未来的去向,7月份数据则完全打消了市场的顾虑。
林朝晖认为,回购与央票利率的下调显示,短期内资金面并不会有大的变动。央行暂停公布外汇交易量,说明汇改对投机资金的刺激作用比较大,央行对游资涌入心存忌惮,因此在公开市场上维持较弱的回笼力度,同时对市场过低的利率表现出容忍的态度。而下半年一般是创汇高峰,资金面的宽裕仍可期待。从这个角度看,资金面不会逆转,低利率可能还将持续。
中信证券分析人士李志强则认为,宏观调控对于资金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一系列针对房地产的打压政策下,投资热度可能降低,股市上钢铁类股票和其他周期性行业明显走弱。失去了投资者,银行手中的资金将无处可去,再加上对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的担忧,银行只好挤到公开市场争抢有限的央票,这必然加剧货币市场利率走低的趋势。(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