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外电评论 - 正文

铜价将“克隆”油价走势?

来源:一德期货 作者:李华权 2005-08-26 04:45: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一德期货 李华权  在当前的国际商品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品种非原油和铜莫属。其主要原因是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均摆脱了几十年来的价格区间,跃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油价屡创新高的表现最为世人所瞩......
□一德期货 李华权
  在当前的国际商品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品种非原油和铜莫属。其主要原因是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均摆脱了几十年来的价格区间,跃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油价屡创新高的表现最为世人所瞩目。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油价已经较10年来的平均水平翻番;另一方面是因为全球油市旷日持久的紧张状况。不少人将铜市与原油市场类比,认为铜价也将步油价后尘,将牛市旅程长时间的持续下去。被誉为商品投资大师的罗杰斯曾发表言论说“本轮商品牛市离结束还有9-17 年”。于是有人据此推论,铜价的上涨远远没有结束,未来价格之高恐怕超出所有的人的预料。难道铜价真的要成为油价第二?笔者认为,由于油价与铜价在产品性质和价格上涨构成因素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铜价演变成油价走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原油与铜资源性质有别
  原油与铜虽然同属不可再生资源,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原油是“纯粹”的不可再生资源,其产品一旦进入消费阶段决不会有二次利用的过程,而且到目前为止基本不可替代;铜虽然也被大家称为不可再生资源,但是每年废杂铜经冶炼也能生产出相当数量的精铜,因此铜并不能算是完全的“不可再生”。这就决定了即使原油最终可能枯竭,但铜却因为可以回收利用而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供需状况明显不同
  OPEC国家作为一个运转有序的整体,控制着全球40%以上的原油产能,67%的可采储量和55%的出口量。因此一旦OPEC国家原油开采或生产出现问题,全球油价就会应声而涨。目前,OPEC成员国当前基本都是在满负荷生产。据数据显示,OPEC成员国7月原油日产量增加60万桶至3030万桶,为25年来日产量最高的月份。但是由于产油国闲置产能明显不足,新的产能形成周期又需要很长时间,所以OPEC的产量已经基本接近产能极限,增产空间有限,根本无力满足市场短期需求。OPEC组织重要成员国委内瑞拉石油部长拉米雷斯8月11日就曾发表讲话称,欧佩克在原油供应方面已尽其所能。同时,中东政治局势的动荡以及大西洋飓风等因素均对全球原油供应造成的负面影响。
  不过,即使OPEC国家开足马力出产原油,增加的产量在日益高涨的消费面前也显得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据国际能源机构预计,今年针对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需求量为日均2820万桶,而明年这一数字将达到日均2830万桶。该机构还同时预测今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增长量为160万桶,明年将达178万桶。以此来看,原油供应增长速度是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的。而且从一段时期来看,供应严重紧张的局面很难得到改善。
  全球铜市场虽然也出现了供应紧张的局面,且供应缺口一度达到80万吨。但是由于铜产能在2004年以来已经开始扩张,因此人们仍可期待铜市供求关系重新向供求平衡转化。从2005年中的情况来看,全球铜库存的稳步上升和供应缺口的逐步缩小都在预示着全球铜供求关系正在走向平衡。供求关系的改善使铜价逐渐失去了继续牛市发展的基础。在这一点上,铜价与油价是截然不同的。
  油价高企抑制铜需求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油价高企很可能造成铜价的滑落。众所周知的是,油价高企将直接抑制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对于原油消耗大国尤其如此。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油价在一年内若上涨15美元,将使世界经济增长率减少1个百分点。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曾经导致全球经济危机,1999-2000年油价高涨也是2000年下半年全球经济衰退的导火索。因此如果国际油价在目前位置继续上涨或者停留,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是不容置疑的,再次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可能也不能排除。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经济都不景气,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也将受制于自身能源的短缺。一旦能源供应链条断裂,世界经济有可能继2000年后再次跌入泥潭,而与经济状况存在密切正相关的铜价无疑也难逃厄运。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尽管从目前的情况看,国际铜价和油价都处于比较疯狂的牛市阶段。但是两者面对的局势以及未来的发展均不相同,因此两者后市走势将不会一致。国际铜价在供求关系转变的影响下,非但不能继续演绎如油价那般疯狂的牛市,反而可能因为油价的疯狂而走上熊途。
(证券时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