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复杂的市场背景让投资者陷入对投资主题的迷茫。作为市场绝对主力的基金,下一步将如何作为——
□记者 易非 深圳报道
股改结束试点,大戏即将上演;汇率机制调整之后,外围资金不断涌入;经济增长幅度下降,一场飓风将油价吹到70美元天价,对中国经济再次形成严峻考验……诸多因素交织成纷繁复杂的局面。
在复杂的市场背景下,宝钢权证“过山车式”的行情以及G股、ST股的上蹿下跳,更让投资者陷入对投资主题的迷茫。作为市场绝对主力的基金,下一步如何作为,此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谨慎与乐观相对峙
同样的背景因素如同硬币,一些投资人士更多地考虑正面,另外的人则关注背面,因此,基金对年底前市场的看法出现了明显分歧,有的偏向乐观,有的更加谨慎。比如说,宏观经济增幅下滑已是定数,大家也认可其未来走势不会很乐观,但部分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市场对其反应仍然不够充分,另一批基金经理则认为反应得已比较充分,而且实际下滑的幅度比市场预期要小,热钱的涌入也淡化了中国宏观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油价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有的基金投资人士认为,从国际范围来看,欧、美、日是靠消费拉动的经济模式,很多消费都与油价挂钩,因此油价如长期处于高位,消费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中国的情形有所不同,与油价相关的消费所占比例较少,同时,较高的储蓄率使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力较强。只要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油价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并不大。但有的基金经理认为,油价高企在二三年内不可能有改观,因为能源利用效率低、对进口能源依存度高、成本转移能力不强等问题,中国经济终将为高油价埋单。
正是观点上的种种分歧,导致基金对后市预测出现较大差异,有人认为,A股行情已处于底部,投资风险大幅释放,但也有相当多人士预测,年内大盘再破千点并非没有可能,市场反弹以后,面临的压力更加明显。
寻找离地面最近的天堂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乐观与否,基金投资人士普遍表示,在年底以前,他们仍会坚守防御策略,体现了基金操作上的谨慎态度。虽然思路整体一致,但防御策略可能会明显体现出分化。很多基金开始反思此前一谈防御,就大面积回避周期性行业,以及把资金简单往高速公路、消费、医药等传统防御型行业股票堆集的做法是否合适。
“离地面最接近的天堂才是真正的天堂,”这句话在基金业开始流行起来。包括商业连锁、高速公路、酒类等传统防御行业的股票价格已经涨上去了,还能体现防守特质吗?他们认为,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的这些股票,已经在价格上体现了防守溢价,因而不再具有防守功能,最多只是合理估值而已。此外,在高油价的背景下,高速公路也不再是防御性行业,消费行业在高油价的打击下也会受到抑制。所以,预计此类估值过高的股票,在一定程度上,不会成为基金资金的主攻方向。
而前期超跌的周期性股票可能会受到一些基金的再度垂青。基金在反思:市场对于这些股票是不是反应过度了,为什么QFII对经济周期的反应那么温和?目前,部分基金公司明确提出不能回避所有的周期性行业,要跳出周期看周期,对周期过度反应且目前估值偏低、并具有对价能力的公司也有相当高的投资价值。基于这一思路,基金提出了以实业家眼光作投资的策略,因为很多周期性行业的个股股价已经低于净资产,建同样的企业比购买其股权要贵得多。投资这些企业的股票,风险相当小。
未来投资主线是经济转型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日益注重品牌和技术含量,这种转变吸引了所有基金的目光,成为了今年后半段以及更长一段时期基金的投资主线。基金经理提出,并不担心经济转型对自己所持品种的冲击,而是欢迎这种转型,因为只有当经济增长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候,大的投资机会才有可能出现。他们担心的是,能不能找到那些成功转型的公司。
沿着这条主线,基金可能会在三个方面去寻找投资机会:一是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公司。在政府大力提倡自主创新能力之后,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上市公司将有望得到相关政策倾斜,而且其本身在市场竞争中,也将体现出相应优势。在高油价的冲击下,很多行业成本越来越高,如果没有成本转移的能力,其利润将大幅下降;二是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背景下,汇率政策、价格机制、行业重组、税收政策、会计政策可能发生的调整,将会改变整个经济中的行业格局,因此基金将会寻找受惠于此类调整的上市公司;三是现金流充足、有能力进行行业整合的公司。基金提出,股改中出现的企业重组与并购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尽管一些公司现在盈利下滑得很厉害,但如果现金流很充裕,很可能借着经济转型的机会进行行业整合,提高定价能力和利润率。
虽然对年底之前的行情,基金存在一定分歧,但是对于明年的市场,看法则趋于一致,认为明年将会是大牛市,信心来自于长期困扰A股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将在明年基本得以解决,从而降低A股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也来自于明年有望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以及财政政策重新走上宏观调控前台等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