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即将谢幕 任职十八载首访华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黄继汇 2005-10-15 10:42: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格林斯潘即将谢幕 任职十八载首访华 (2005-10-15 09:06:35) ...
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本周将来华参加二十国集团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及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会议,这将是格老任内第一次访问中国。
  这位美联储的“老掌柜”先后辅佐了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等四位总统,坐在美联储主席这一职位上一晃已是18个年头。尽管白宫一再传出希望他再干一段时间的声音,但这位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美联储主席已无意“恋栈”,将于明年1月31日正式离任。
  天赋的化身
  格林斯潘1987年8月11日接替保罗·沃克尔掌管美联储,两个月后便发生了“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日之内就下跌了22.6%,是美国股市历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格林斯潘迅速反应,称美联储将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以维持流动性。此举消除了市场对美联储前任主席沃尔克离职后央行将如何运作的担忧。
  此后,美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3%左右,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年增长也在3%左右,平均失业率略高于5.5%。格林斯潘确立了美联储的反通胀信誉,但他的声誉则建立在他所展现的灵活性上。
  英国央行行长莫尔文·金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格林斯潘的深邃思想、灵活性、沟通技巧和判断力。他说:“凯恩斯曾讲过,伟大的经济学家极其少见,这种人必须具备几种人的天赋: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格林斯潘正是这些天赋的化身。”
  1994年至1996年担任美联储副主席的布林德说,“沃克尔的任务需要有铁一般的意志和决断,而格林斯潘面临更为微妙和差异化的挑战:如何应付加速的劳动生产率增长、4%的失业率、金融危机和股市泡沫。他的判断多数是非常了不起的。”
  数据大师
  格林斯潘研究了40年代末以来的美国经济周期。他在美联储显示出了对数据的高超把握,不仅利用政府的统计数字和美联储发展的数据系列,而且能利用公司年报和零星非正式证据。
  研究美联储历史的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艾伦·迈尔策称:“他从各种不同的来源获取信息,并准确地提炼这些信息。我不知道还有其他哪位美联储主席如此关注每天、每周、每月发生的事情,思考它们的意义,并在多数情况下准确把握局面。”
  格林斯潘曾是一名商业经济学家,这使他怀疑复杂的经济模型,以及假定以往是未来可靠指南的预测。他曾说,“某种关系可能已经改变的最初迹象,通常是出现了一些与我们对世界经济运行方式的假设似乎不符的事件。”
  对于自己的工作,格林斯潘表示,挑战是要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作出决策,美联储不仅必须考虑最可能的经济发展路径,还必须考虑增长和通胀方面的一系列风险,他称这一方法为“风险管理”。他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不仅必须考虑基准预测,还必须考虑会对经济产生大冲击的小概率风险。以2003年为例,美联储将利率降至不同寻常的低水平,以作为一种“保险”措施,防范发生概率并不大的通缩。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格林斯潘最大的成就,在于他对90年代劳动生产率猛增的征兆所做的反应。他很早理解了这种变化,并采取了相应行动,让失业率降低至相当低的水平,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么做必然会引发通胀。
  当时一般预测,不致加快通胀的失业率约为6%,而格林斯潘在2000年让失业率降到4%以下,通胀却没有上升。除了让经济更快增长带来的产出增长外,低收入人群的工资增加了,需要熟练工人的企业则在培训方面加大了投入。
  他在危机管理上也表现卓越。1987年美国股市崩溃之后,有人建议他应该先静观其变,评估对经济的影响,但他没有采纳这一建议。格林斯潘断定,对付泡沫的后果比设法戳破泡沫更好,这一决定基本上得到了事实的证实。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债务拖欠危机和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他加大了流动性。这被视为他运用了自己超常的判断力。
  在经历了股市泡沫终结,企业投资支出崩溃之后,美国在2001年经历了短暂的衰退。此后,尽管美国经历了一连串冲击:恐怖袭击、公司治理与会计丑闻浪潮,还有伊拉克战争,但美国经济扩张一直在持续。
  音乐与经济相通
  除了经济方面,格林斯潘在音乐方面也有着极高的素养。格林斯潘早年在美国著名的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音乐,曾梦想成为一名职业音乐人。格林斯潘在从纽约著名的朱利亚音乐学院退学之后,曾在纽约时报广场派拉蒙剧院下面的一家夜总会里演奏萨克斯管。
  而作为美国制定货币政策机构——美联储的政策调整主导着全球投资方向,因此格林斯潘的工作也颇具艺术家特征,他既要将政策调控的信息有效传递给国际市场,又不能过早暴露美联储的战略部署;既需要引导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走上更为健康的发展轨道,又要为美联储的货币干预政策留好退出的后路,其难度可想而知。
  因为事关重大,格林斯潘很多话不可不说,又不可明说。格林斯潘讲话一般喜欢从美国乃至全球的宏观经济运行讲起,很少有一上来就大谈利率,有时根本就不谈利率等货币政策的内容。理性的听众往往直到听完格老的讲话,经过认真反思,才能约略领会到他的深义所在。格林斯潘讲宏观经济,实际上是在向人们传达美联储的思考,这种思考的内容往往与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整或改革息息相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