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十大券商瓜分过半保荐业务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闫立良 2005-10-19 12:21:4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十大券商瓜分过半保荐业务 2005-10-19 9:02:39 阅读35次 ...
角力股改项目日趋白热化
  随着A+B、A+H以及T族公司相继进入股改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已进入高潮,券商对股改保荐项目的争夺也趋于白热化。截至10月18日,在76家具有保荐资格的机构中,仅有42家保荐机构获得了股改保荐业务,其竞争可谓异常激烈。
  由于新股一直停发,再融资也未解禁,股改保荐业务成为券商投行唯一的角斗场。从187家股改公司保荐业务的市场分布情况来看,券商间的贫富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投行业务中的传统强势券商继续强化自己的优势地位。
  本报数据库统计的资料显示,截至10月18日,共有42家保荐机构瓜分了187家股改上市公司的保荐业务。其中,海通证券和国信证券以总数15家成为股改保荐业务的最大赢家。紧随其后的是广发证券,为14家两家保荐机构共同保荐的项目按各半家计算。国泰君安则以11家登上季军宝座。此外,华欧国际、中信证券各有9家保荐业务进账,平安证券也有8家保荐业务进账。由于中信万通也承做了4家股改保荐项目,从中信系的角度来看,它们总共有13家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
  从股改项目在保荐机构之间的分布来看,市场集中度继续维持在高位。承做股改保荐项目最多的前10家保荐机构总共承做了103家,占总数的55.08%;前15家保荐机构合计项目家数为130家,占总数的69.52%。而承做项目家数在0.5—2家之间的保荐机构则多达12家。这12家保荐机构合计项目家数为16家,仅占总数的8.56%。
  对于上述市场集中度持续走高的市场格局,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在情理之中,充分利用过往的业务资源和发挥券商的地缘优势,成为海通、国信、广发、中信等传统优质券商争夺股改保荐项目的重要手段。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日前在谈到股改时曾指出,股改将有利于推动证券公司提高竞争力,实现内涵式增长。而部分先知先觉的证券公司正在牢牢抓住股改这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遇。
  分析人士指出,经过四年熊市的洗礼,券商已经到了上天入地的时候了。像中信证券去年收购广发、今年又连续出手并购国内券商,就是在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谋篇布局。
  在对行政资源的占有方面,大券商显得更有优势。因为这些券商有强大的股东背景、丰富的人脉资源、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国资部门逐渐成为股改主角的时候,他们会倾向于选择这样的大券商。
  其实目前市场中资质较好、股改难度小的上市公司资源已基本被瓜分完毕,大券商不出意外地处于绝对优势。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中信证券目前手中握有约30个准股改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前两年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券商们在这次股改中并没有呈现出应有的实力来。“在我们的人员储备、研发实力等基础条件还不完全成熟的时候,股改资源依然会流向中信、国信、广发这些极具实力的券商。这很大程度上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契机。”深圳一家新生代券商的人士直言。
一家证券公司的投行人士表示,保荐费对于券商的困境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所以很多券商注意的并不是这些眼前的利益,通过股改建立起来的关系可以产生持续的良性资源效应。试点公司多半都有再融资的需求,这才是证券公司真正瞄准的。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一些股改难度不大、后续再融资可能性较大的公司上,这样也能保证公司不至于在做了股改之后“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其他公司大多也是这种思路,能在这轮股改中掌握先机的证券公司才可能步步领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