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外电评论 - 正文

中国须防落入美国"汇率陷阱"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乐嘉春;邹民生 2005-10-26 07:30: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国须防落入美国"汇率陷阱" 2005-10-26 04:17 --------...
麦金农向本报提供最新学术见解

上海证券报今天发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的最新学术见解------《中国经济面临人民币升值风险》。麦金农称,从打压日本到打压中国,美国的经济政策有一个历史变化过程,美国一些不明智的政客对中国的指责,掩盖了东亚国家或地区对美国的出口扩张。他同时提醒中国,要注意外汇风险压低利率,以致陷入零利率的流动性陷阱。这是麦金农教授今年为本报专门提供的又一篇探讨中国汇率问题的长篇力作。

麦金农称,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经济本身出现了"双赤字"(包括美国对中国的大量贸易逆差)和中国出口美国的消费制造品大都属于中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的轻工业产品,但生产这些产品的元器件(包括高新技术的资本品和工业中间产品)也大都来自于亚洲邻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由此,导致中国对东亚国家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常账户逆差,但对美国的经常账户却出现了大幅顺差。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中国采取了打压行动,除非中国改善其对美国受影响的产业(实际上是轻工产业),否则就会向中国的出口产品施加贸易制裁的持续威胁。这被麦金农教授称之为"打压中国",即美国向中国持续施加人民币升值压力或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得更加灵活。

麦金农认为,中国对一些特别出口产品采取临时性的、自愿的限制性措施,不失为缓和外部压力的一种实用政策,但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却是毫无道理的。为此,麦金农从日本经验和经济学理论两方面进行了独到和深入的精彩分析。人民币升值并不会减少贸易顺差额,反而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陷入通货紧缩境地。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的话,必然会引起紧缩性货币政策,由此汇率升值将降低国内需求,并对中国经济产生通货紧缩压力的显著影响。

麦金农还鲜明地提出,中国经济正面临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风险,这一外汇风险压低利率将可能导致中国陷入零利率的流动性陷阱之中。目前,中国要想避免这一困境的理智选择是要继续并尽量加强对流动性资金流入的外汇限制,以此减少外汇压低利率的压力。并且,中国还需要放慢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步伐。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