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外电评论 - 正文

市场重拾信心热捧7年期国债

来源:证券时报媒体 作者:清溪 2005-11-24 04:48: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7年期国债招标利率3.01%,认购倍数创新高市场重拾信心热捧7年期国债  □本报记者清溪  昨日市场焦点集中在7年期国债招标上。该期国债是今年发行的最后一期中期基准债,因此备受关注。招标结......
7年期国债招标利率3.01%,认购倍数创新高市场重拾信心热捧7年期国债
  □本报记者清溪
  昨日市场焦点集中在7年期国债招标上。该期国债是今年发行的最后一期中期基准债,因此备受关注。招标结果显示,实际发行量328.4亿元,最终票面利率3.01%。共有599.2亿元资金参与248亿元竞争性投标量的角逐,认购倍数2.42,高于本月中旬15年期国债2.21的认购倍数,且为今年发行的7年期国债中认购倍数最高的一期。市场人士认为,招标结果对于后期债市构成利好,昨日交易所国债市场应声走高。
  招标结果符合市场预期
  3.01%的利率招标结果符合多家投标机构的预期,且2.42倍的认购倍数显示该期国债颇受市场追捧。有交易员表示,市场近期的大幅调整导致中期债收益率出现明显回升,而机构对新债的旺盛需求催生了较高的认购倍数。
  今年以来,新债利率低于二级市场同期品种收益率已成为惯例,此次招标利率也不例外。虽然债市近期的大幅下调,导致一些市场人士担心一级市场利率可能高于二级市场,出现利率倒挂。但是昨日的情况让他们松了一口气。一位市场人士表示,招标结果显示市场对后市看法较为乐观,机构资金对于新债仍旧积极追捧,而且一些大机构还是希望能继续提高市场利率。
  中银国际、国泰君安仍旧出现在昨日认购排名的前二位,南京商业银行则位居第三。认购结果显示目前对于债券投资需求最为强烈的还是通过券商投票的保险机构,而与上周15年期国债招标有所不同的是,商业银行需求再度重返排名前三,南京商行认购额达到22.6亿元。市场人士认为,商业银行头寸在年终将近时趋紧,加之存款主要以中短期为主,所以对长期国债需求不强,但出于资产匹配的考虑,对于中期国债仍有较强的需求。这也说明前期市场的回调不完全是由于银行资金过于紧张,而主要是由于前期回购利率太低,甚至低过资金成本,因此希望利率有所回升的原因。
  低利率环境或将持续
  市场目前对于宏观经济将继续调整的看法基本趋于一致,认为未来固定资产增速的下降难以避免,多数意见认为CPI将继续走低,这些影响当前债市的宏观面并无明显改变,债市难言反转。
  导致债市近期调整的主要原因既然不是宏观面的变化,那么就在于短期货币市场利率过低和市场对资金面预期发生了变化。而近期市场利率已有较大幅度反弹,3个月央票利率较加大回笼前,升幅超过40基点。可以说,央行通过适当抬高货币市场利率化解债市风险的目标基本达成,目前市场收益率也已经接近央行认可的范围。虽然昨日回购利率继续上升,但未必是资金面趋紧所致,而可能是市场主力机构顺势推升利率的结果。昨日银行间市场1天回购利率1.19%,较昨日再升1个基点;7天回购1.28%,较周二上升5个基点。
  本周央行的货币回笼力度也有所下降。今日发行的3个月和6个月央票各较上周减少100亿元,不出意外,本周累计回笼货币将为260亿元,比上周大幅减少222亿元。这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说明央行已经对目前的货币市场利率表示认可,将继续维持较低的货币市场利率环境。
(证券时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