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格斯
经过整整一年的拖延,香港有史以来第一例,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领汇”IPO卷土重来,并终获成功。
虽然此次发行价最终确定在定价区间的上限,但去年此时50万人涌上街头争相抢购的盛况不复再现,由于利率升高、融资成本加大及预期派息率下降,面向散户的超额认购比例已由去年的129倍剧降到18倍。而据分析师预测,领汇此次首日上市涨幅很可能会在5%左右,远较去年预期的30%为低。
一年的拖延和热情的消散,香港房委员在两次折腾中平白多花去1.5亿多港元,而普通市民也因利息开支加上狂欢盛宴的泡汤,损失可能达几十亿港元。除了这些直接的、算得清的损失,领汇拖延上市无形的也是更大的损失,就是香港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的脚步被拖慢。本来,领汇上市就承载着有关方面发展香港REITs市场的良苦用心。
在亚太地区,香港和新加坡在金融市场方面的建设一直是你追我赶,此前,新加坡的REITs市场已初具规模,俨然有成为区内REITs中心之势。将领汇这只“巨无霸”推向市场并借此培育和激活香港REITs市场,无疑是香港政府进行房委会财产私有化的重要出发点之一,但两位公屋老人出其不意的杀出,最终导致领汇上市计划泡汤。而过去一年来,包括香港在内的亚太地区房地产市场火热,REITs市场也是风生水起,吸引了不少外资流入,但由于领汇上市被拖延,香港地区REITs市场始终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凭空错失了发展和壮大这一新市场的好机会。
一年来香港权证市场不仅首次跃至全球之首,而且热得烫手,这说明香港从来不缺创意、资金和投资投机的激情,如果去年领汇成功上市,香港REITs市场今日恐怕已蔚成规模。而一向视香港为主要借鉴对象的内地,也因香港REITs市场迟迟不能瓜熟蒂落而失去了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两个连律师费都无力支付的老人打碎50万市民的发财梦并拖慢一个创新产品的发展步伐,或许仍有人认为这是法制的象征,但在笔者看来,这种将经济事件泛政治化,将程序正义凌架于实质正义之上,颠倒目的和手段的恶劣案例实在不足为训。
领汇事件或许只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开的一个“国际玩笑”,但在这个黑色的玩笑背后,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