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汇、百盛闪亮登场带来示范效应
□本报记者 吕锦明
继香港领汇基金(0823)成功招股上市后,昨日刚刚挂牌的百盛(3368)同样获得比较良好的市场反应。公司以每股11.6港元开盘,较9.8港元的招股价跳高1.8港元,最高升至每股12.3港元,涨幅近30%。
市场人士指出,近来两只备受市场关注的新股带来的示范效应将吸引不少公司于今年年底前赴港招股。证券业人士预期,在目前香港市场资金充裕的前提下,本月招股活动将会有理想反应。
领汇、百盛上市再显示范效应
领汇刚刚挂牌不到一个星期,昨日,第一家将内地业务实现IPO上市的外资零售企业———马来西亚百货巨头百盛集团也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
据悉,百盛集团是马来西亚最大的零售公司,目前在内地26个城市有37家以“百盛”品牌经营的百货店,还有2家 “爱客家”超市。其中,23家百货店由百盛集团拥有,其余16家商店则由百盛输出管理。百盛这次是以每股9.8港元的发行价格上限在港招股,共发行1.656亿股,募集资金16.23亿港元。扣除发行等相关费用后,百盛最终所得的募集资金净额为10.34亿港元。
之前,港股市场曾频频遭遇IPO寒流,多只新股认购情况表现欠佳。为吸引认购,百盛提出未来每年派息比率将不低于50%,并预测今年盈利将增长43.2%,达到2.42亿元。为此,百盛吸引国库控股(KhazanahNasional)认购其5465万股(股权比例约9.9%)的新股。
据悉,国库控股是马来西亚财政部的投资旗舰,这也为百盛平添底气。根据百盛公告,公司向散户投资者发售部分获得44.7倍的超额认购,国际配售股份同样获得超额认购。百盛在内地业务上市后,其大股东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的持股量将由100%降至65.5%。
公司方面对其在内地业务拓展很有信心,认为内地的禽流感未对零售业构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预计,未来三年,其在内地零售业将保持双位数的年增长率。百盛某高层于挂牌当日对媒体表示,“内地今年经济增长将达9.4%,零售业应有超过10%的增长。”
百盛在港股市场成功登陆,使之成为内地零售业对外开放后,第一家将内地业务实现上市的外资零售巨头。行业分析师指出,在百盛示范效应的带动下,此后将可能有一批台资企业(如好又多、乐购、大润发、特力屋等)也会步其后尘,大力投入内地零售业务,并通过上市来实现资产增值及筹集发展资金。
新股一浪接一浪
据悉,刚刚上市的百盛公开发售获得超额认购40多倍,并以招股价上限最终定价。其后,敏实集团(0425)也公布,公司招股国际配售获得10倍超额认购,香港公开发售则获9倍认购。集团以每股2.25港元价格招股,集资额约4.5亿港元,本周四在联交所挂牌。有消息称,东风汽车国际配售已获最少三倍的超额认购。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近期港股市况缺乏方向,但由于近来新股招和上市反应比较理想,特别是领汇和百盛上市的表现都很不错,这将带动港股市场新一轮新股认购热潮。
日前,国资委高级顾问蒋龙生在山东罗欣药业(8058)公开招股时预期,未来会有更多内地公司赴港上市。他认为,香港市场可为内地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
据悉,不少公司都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冲刺IPO。在赶搭尾班车的队伍中包括雅居乐、华鼎集团(3398)、中国香精(3318)、奕达国际(2662),以及内地最大结晶葡萄糖生产企业———西王糖业(2088)等。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港股市场出现调整时,华鼎集团曾宣布暂时延迟上市计划。公司理由是“由于初定的招股价范围与管理层心目中的价格有距离,而集团资金充裕,亦不急于上市”。市场人士预期,这些公司的集资总额最少将达到50亿港元。
新鸿基金融策略师彭伟新表示,“现阶段港股大市向上升的空间不大,这令投资者会将资金转移到新股市场。年底前,不少资质较好的公司会陆续招股上市,相信会吸引投资者对新股的兴趣,从而积极入市购买新股。”
与此同时,香港创业板也不甘落后。罗欣药业昨日宣布,采取全部配售方式发行1.65亿股H股,每股0.26至0.35港元,集资净额最多为3990万港元。该股于本周五定价,12月9日于创业板挂牌。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