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外电评论 - 正文

询价交易受宠 人民币做市商“首航”顺利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陈继先 2006-01-05 10:12: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询价交易受宠 人民币做市商“首航”顺利   本报记者 陈继...
央行2006年第1号公告拉开了人民币做市商“上台表演”的帷幕。在首日的交易中,13家做市商踊跃报价,非做市商银行则积极响应,询价交易迅速成为市场“宠儿”,对竞价交易形成明显的分流效应。
  询价交易与竞价交易互相影响
  据了解,在询价交易推出的第一天,8家中资银行和5家外资银行在人民币汇率报价上看似不同,实质上却惊人的相似。一位国有银行的外汇交易员对记者说,表面上大家的报价似乎都差不多,实际上其买卖的中间价几乎与竞价交易的即时结果完全一致,并保持同步、同向变动。只是在买卖价差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别,有的做市商价差可能只有2个点,有的则有20多个点。
  询价交易与竞价交易的“完全接轨”,从开盘之前确定中间价时就已经表现了出来。按照央行2006年1号公告,开盘前15分钟要确定好当日的中间价格。确定的过程是外汇交易中心先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出,权重则由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昨日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格为8.0702,正好是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竞价交易的收盘价。“实际上,询价交易和竞价交易是相互影响。你可以说询价交易随着竞价交易而变动,也可以说,竞价交易随着询价交易而变动,因为这两种交易内容都是一样———即期买卖外币,只是方式不同。”工商银行的一位交易员说。由于竞价交易是15:30结束,而询价交易是17:30结束,由此不难推测,昨日询价交易在后两个小时多出来的交易结果肯定会是今日中间价等价依据,从而也影响到今日的竞价交易。
  至于做市商价差的差异也很容易理解。各家银行的外汇成本、外汇头寸需求等都不同,在此基础上确定的报价必然也不同。“美元兑人民币价差20点也并不离谱,都在一天波动范围内。”上述工行的交易员对记者强调。截至昨日收盘,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8.0675元,在前一交易日上再升值27点。
  询价交易受宠显现分流效应
  询价交易在交易第一天就受到市场追捧。有交易员反映说,刚开始大家似乎都很谨慎,担心“拿捏不准”,13家做市商的美元买卖报价的价差普遍都在20个点左右,价差太大,成交很少。后来慢慢放开,普遍下降到10个点左右,部分做市商的美元买卖价差甚至降到了2-3个点。有些做市商也报出了意向成交量。外资机构似乎要比中资更加积极。有交易员说,少数外资报的量有数千万,中资则普遍都在2、3百万。但该人士强调说:“报的量参考意义不大,量大不一定代表能成交那么多,报的量小也不说成交就这么少,更多机构是没有报量直接成交的。”
  尽管外汇交易中心没有公布总体成交数据,许多交易员都普遍感觉到,昨日的询价交易比较活跃,从经验上判断,询价交易明显形成对竞价交易的资金分流效应。对此,记者也从部分做市商和非做市商那里得到证实。这些银行的交易员告诉记者,昨日通过询价交易达成的交易要大于通过竞价而达成的交易。外汇市场询价交易一经推出便受到做市商和非做市商会员的“追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询价交易成本低。据外汇交易此前公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收费方案》,即期询价交易手续费为十万分之一,计费基数为上一年度成交量;即期竞价交易方面,做市商是万分之一,非做市商更高为万分之三,计费基础为当日外币同比重轧差交易量。对于非做市商会员,通过询价交易省钱更多。当然,非做市商必须先要拿到做市商银行的授信,授信的依据往往基于此前双方的合作情况。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