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券商次级债缘何重新受宠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夏丽华 2006-01-09 10:08: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报记者  夏丽华  证监会近期发布的《关于证券公司借...
本报记者  夏丽华
  证监会近期发布的《关于证券公司借入次级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无疑将加速券商次级债务的问世。目前,已经有数家券商与债务债权人进行一对一的协商议价,接下来便可签定正式协议。
  早在2005年上半年,证监会在有关推动券商自查整改的文件中明确,给予优质券商一般借款人地位,允许其以合规方式融资;允许券商向股东借款或将机构债务转为次级债务。但当时,券商正忙于限期自查、清查违规理财,面对券商不确定的财务状况,“有钱人”自然不急于商谈入股或借款事宜。而机构债务转成次级债务因缺乏操作细则,也一直没有进展。
  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发布的《通知》与原先的文件在表述上的最大区别是,不再突出支持优质券商,而是着眼于整个行业,支持券商债务重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增强抗风险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业界的共识:随着券商风险底数摸清,综合治理向纵深推进,次级债务的推出具备了更多的现实需求。
  首先,次级债务被允许按不同比例计入净资本,券商可以据此调整资本结构,缓解还本付息的压力和其他流动性风险。其次,机构委托理财的债务转化为次级债务,不仅使短期内券商还本付息的压力大为减轻,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委托理财机构的利益。第三,对二级市场而言,由于券商偿付危机得到部分缓解,券商不必集中抛售股票,从而减轻了对市场的冲击。第四,在融资渠道得以拓宽的同时,因资本充足率和债务状况得到改善,券商重组和引资的条件更加成熟。
  不过,借入次级债务并非没有成本。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长期而言,次级债务很难成为一个机构健康发展的有效资本组合。因此,有观点认为,监管部门积极鼓励券商引入次级债务,更多是着眼于帮助券商度过当前的行业性危机,以更好地推进综合治理工作。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那些还没有完成全面清理或清理过程中困难比较多的券商,以及有望进行重组或存在流动性危机但有挽救希望的券商,借入次级债务的需求更强烈一些。至于以创新试点券商为代表的优质券商,从增加一种更为灵活的融资渠道这一角度来看,借入次级债务也有着积极意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