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外电评论 - 正文

投资者应重视农产品期货金属属性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超 2006-03-30 09:2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国证券报 记者 王超
  
  在日前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北京地区第27期期货沙龙上,与会专家提出,目前在全球的商品体系向金融体系转化、以及金融体系向商品体系转化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期货投资者应把握好农产品期货品种的金融属性,提高市场驾驭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期货投资和套期保值交易。

  与会专家指出,从2002年开始,国外很多的大型基金,包括索罗斯本人开始大规模投资商品期货,以回避美国通胀引发美元贬值带来的风险,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商品与金融的关系,引发了现代商品和金融、金融和商品之间联动的关系。

  有专家认为,农产品期货交易不是具体商品的买卖交易,而是虚拟化的合约交易,农产品期货投资者交易的目的是转移风险和获取投机利润,而不在于买卖农产品商品本身,在整个期货交易过程中包含着信用流通和货币流通。农产品期货交易是一种金融行为而不是贸易行为,过分强调商品期货的商品性和实物性,将期货市场看作是现货市场的依附,就会大大制约农产品期货品种自身的发展。

  专家认为,目前全球商品物价上涨与美元的竞争关系,也就是高通胀下的美元竞争关系,是影响商品期货市场与金融资金市场关系的主要方面。全球现在出现普遍高通胀,美国加了十几次利息,主要还是为了抑制通胀,目前欧洲和英国、日本也在加息,说明全球目前很多国家都有通胀。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已经退任,伯南克上台之后到底能不能把美国的通胀控制住,是下一步美元涨跌的关键,从而也是全球商品物价涨跌的关键。

  目前,全球的商品基金已经开始撤出黄金、原油市场,同时部分基金增加了农产品的基金持仓,像罗杰斯的农产品基金持仓由4%加到10%,而其原油的持仓大幅度下降。目前全球范围内对通货膨胀的忧虑不断增加,当大豆等农产品出现紧缺时,基金大举购买的欲望就持续膨胀。这样选择大豆期货品种作为保值投资对象,就成为回避货币贬值的重要手段,进而使农产品期货的商品属性趋于淡化,更多地表现金融属性和博弈属性。

  专家分析,去年12月13日美国加息之后,全球商品的价格继续上涨,美国利率没有控制住整个商品价格,1月31日加息之后整个商品价格进入一个盘整期,大量的宏观资金进入商品期货市场,资金从货币市场转到商品期货市场,才导致了整个商品价格上涨,而美国不停的加息,引发人们对汇率、对利率的憧憬,把资金从商品市场撤出来,引发所有的商品价格出现暴涨暴跌,宏观基金现在已经开始从商品市场撤出资金。这是否代表着新的熊市到来,目前还不好下结论。(中证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