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6年2月,外汇市场中各主要币种的走势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欧元上升势头比较强,商品货币澳元、加元下跌明显,而英镑、日元、瑞士法郎陷入了区间波动。英镑的走势最为乏味,这期间的主要波动区间基本上在1.7300-1.7570美元之间,上下只有不到300点的范围。何以至此呢?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英国经济从2005年起表现就不尽人意,GDP出现下降势头,包括价格指数在内的多项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处于紧缩状态,并迫使英格兰银行在2005年8月将基准利率从4.75%降至4.5%。英国经济数据一直好坏交错,差数据多于好数据,市场预期英国央行还有降息的空间。
面对本国的不利经济数据和美联储持续不断的加息,为了捍卫英镑的强势地位,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和首席经济学家宾恩采取了极为强硬的态度:拒绝降息。虽然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尼克尔连续投票赞成降息,但孤掌难鸣,每次表决都以8∶1维持利率不变。英镑汇率因此止住跌势,进入盘整阶段,但也没有上涨的理由。
2006年3月,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进行人事调整,没有明显政策倾向的学者布兰费罗将于5月底取代敢于持不同观点的尼克尔。市场认为英国央行将进入“9∶0”时期,在2006年5月以后,主张降息的声音将更加微弱。
在利差因素为市场焦点的时期,封杀了降息空间的英镑,自然也就没有了下跌的理由;但英国整体经济数据不佳,英镑没有上升的内在动力,汇价窄幅盘整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近,市场气氛正在转变,由于美联储加息周期随时可能终止,利差因素正在被市场忽略。投资者开始提高警惕,重新审视美元的负面影响因素,对美元的需求问题正被市场关注。有关中国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的数量、央行减少美元储备比重等言论已经令汇市心跳加速。
正是这些基本面因素的作用,4月16日英镑冲天一跳,终于冲破了盘整区间,摆出了一副上攻的态势。从英镑兑美元走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多个信号支持汇价向上运行。首先,从2005年7月至12月,K线和MACD指标形成了底部背离,之后汇价进入底部逐渐抬高的盘整阶段;其次,4月16日汇价向上突破了下降压力线和小型头肩底的颈线;短期均线系统形成多头排列;MACD指标向上穿越0轴,进入强势区。
至于上升高度,从头肩底形态看,量度升幅目标在1.8000附近,不过前期高点1.7934也会给价格制造一定麻烦。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市场气氛的转变,如果美元开始进入下跌周期,则英镑还会有很大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