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复制的欧元
东亚金融合作已不是问题,但怎么走,现在却还是一个问题。
随着东亚经贸一体化的艰难缓慢推进,人们发现,亚洲特别是东亚的金融合作,要走欧洲模式或完全借鉴欧洲模式,操作起来将遇到诸多现实难题。
目前业界普遍达成共识的东亚金融合作的困难包括:国家间的差异(历史、政治、人文、地理、经济等);对区外经济的依赖(主要指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导致在货币、汇率和财政政策方面,亚洲国家比欧洲国家的自我约束力差;国家自主性强,亚洲缺乏类似欧盟货币委员会那样有着超越主权国家权力的机构,以及强制惩罚机制;各国对东亚金融合作走向的立场存在差异;汇率协调并未成为紧迫问题;主权意识妨碍政策协调等。
汇丰银行中国区金融机构部总经理贲圣林在东亚投资论坛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比起欧元或欧盟一体化,我们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挑战。这牵涉到亚洲发展的不均衡性,(比欧洲)要更强一些。亚洲国家的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深层次的文化上的差异还没有完全解决。”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副会长高垣佑在东亚投资论坛上也认为,东亚经济圈并非依存于制度性的框架结构,而是建筑在相互依存关系的基础之上,这一点和先构筑制度框架再推进经济一体化的欧盟(EU)的历史大相径庭。
这决定了东亚金融合作更需要技巧,不能简单地复制欧洲的经验。
迂回迈向亚元
参加东亚投资论坛的学者和政府官员代表认为,东亚金融合作完全可以走不同于欧洲的新路径。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姚中民在论坛报告中认为,在最终迈向建立亚洲单一的货币机制之前,东亚金融合作可以迂回前进,多边推进,先尝试较为可行的其他领域的合作。
第一步,继续发展地区性的债券市场,扩大相互投资,比如说亚洲债券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要继续扩大发行人的种类和债券的品种,强化债券市场发行的基础设施,加快培育债券市场,通过设立区域投资合作实体,建立互信和合作的体制,增强东亚各国之间的互相投资的能力,进一步扩大投资,加快各种融合。
第二步,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主要原因是亚洲各国的储蓄率比较高,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地区市场,储蓄存款大多流向低收益的国债,另外考虑到目前亚洲各国贸易结算主要是美元,大部分外汇储备也是美元,使得亚洲很容易因美元的波动而承受风险,所以当前美元贬值的因素必然促使内部贸易率越来越低的国家走在一起,共同摆脱美元的影响。
在积极推动金融合作的同时,东亚国家要加强内部的改革。“我认为建立高效的经济个体,是开展区域合作的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东亚国家还没有发育形成发达的金融体系和市场,因此,在推进金融合作的过程中,东亚各国必须完善金融内部的治理结构,增强微观制度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要实现东亚金融合作这一宏大目标,姚中民认为,需要把政府和市场的力量结合起来,把市场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法和任务,加以推动,深入到微观制度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一方面,政府对于金融体系的建设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的参与和推动也要市场化运作,推动市场建设和市场的发展。
高垣佑认为,在货币汇率方面,有必要导入一揽子货币体系,以及为了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稳定经济也有必要缔结地区货币协议,以保持货币稳定。“在体制性的推进金融、货币的地区一体化进程中,地区内各国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协调必不可少。”
贲圣林认为,东亚金融合作的重要目标是亚洲货币一体化,首先要求地区各国的债券市场一体化,要相对透明,“就像起一座大楼,每一层楼,每一根柱子都要坚实”。
东亚金融合作现在已经迈出了三大步:实施清迈协议(CMI),并且清迈协议以及培育各国债券市场的亚洲债券市场协定(ABMI)得到强有力的推进,5月召开的“10+3”财政部长会议就在质与量上进一步发展清迈协议取得共识;建立和实施对话机制;日韩及东盟部分国家正在建立本国的金融危机预警体系。更重要的是,韩国、中国和日本正分别和东盟展开有关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这必将直接推动东亚的金融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蒋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