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国税局的统计少了1个亿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敖虹 2005-09-21 14:58: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一场看似与地产无关的排名还是引发了新一轮口水战。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和中国税务杂志社联合发布了2004年度纳税百强排行榜,其中纳税500强企业纳税总额中有超过一半的纳税额来自烟草和石油、天然气开采及石油加工业。而房地产企业没有进入前300强,只有黄如论旗下的北京金源鸿大房地产有限公司以39616万纳税额排在第310位。

  然而,此前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已向媒体大叫冤屈,称国家税务总局漏了SOHO中国近一个亿纳税额,旗下红石建外公司应在房地产行业排名第一。9月14日,北京金源鸿大房地产公司致信某网站,引用数据不指名地称潘石屹将金源鸿大公司从第一名的位置抹去。

  尽管当日下午潘石屹紧急发布了对北京金源鸿大地产公司《声明》的答复,表示对他在此前声称SOHO中国是纳税第一的房企而对金源鸿大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歉意。但是这场争第一的口水战俨然已呈升级之势。

  一边是争第一的口水战,一边是以任志强为首的地产商开始探讨房地产企业没有位居纳税排行榜前列的原因,并将此归于行业的分散性特点导致项目公司的纳税不是全部计入集团公司内,以及更深层次的税制设置问题。

  少统计1亿?

  “红石建外公司去年纳税3个亿,国税局的统计少了1个亿,SOHO中国应该排名第一。我给国家税务总局综合司打电话沟通了很久,他们答复人手不够,都去宁夏开会了。”潘石屹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有些不平地说。

  其实早在今年初,潘石屹就曾宣布SOHO中国的下属公司北京红石建外房地产公司2004年共纳税3亿元,笃定排名第一,但现在排在第二,潘石屹认为无法向媒体和网友“交代”,这更增加了他叫屈的理由。

  潘石屹向记者展示了2004年度SOHO中国旗下各公司实际交税统计表,记者注意到不包括红石新城、红石网景等公司,光红石建外交纳的税收额度逾3亿元,其中包括营业税1.6亿元,土地增值税2200万元,个人所得税185万元等。潘称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公布的数据漏掉了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

  9月14日,北京金源鸿大房地产公司便致信某网站,引用数据不指名地称潘石屹将金源鸿大公司的排名抹去,口气强硬,更指潘的行为令人匪夷所思。金源鸿大公司称北京市海淀区地方税务局提供的涉税证明上显示,该公司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实际缴纳的税款共计4.1亿元,且蝉联2004年北京市房地产销售冠军。

  第一名之争也就此演变为黄如论和潘石屹之争。

  随后即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潘石屹紧急发布了对金源鸿大公司《声明》的答复,表示歉意的同时希望中国税务网的工作人员能尽快更正红石建外公司的纳税额。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房地产行业20强榜单中发现,20强企业里广东省仅有广州番禺祈福新村房地产有限公司排在第八位,知名房企如合生创展、珠江等都不在榜单内。上海也仅有大华(集团)有限公司一家上榜。反而是如青岛银豪房地产有限公司、新疆广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一些不知名的房企进入排行榜,纳税额最低只有9120万元。

  计税不合理?

  此前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房地产企业居首位。但此次公布的排行榜中,仍鲜有房地产公司进入500强。虽然黄如论和潘石屹争第一的口水战还在继续,但任志强已又挑起了为地产商正名的大任。

  任直言房地产企业从来都是各级地方税务部门审查的重点,房企不但不少纳税,并且常常是预先纳税。而任和潘也均认为房地产企业进不了纳税排行榜前列,是由该行业的分散性造成的。

  “房地产业是分散性行业,虽然资金密集,但相比电信、石油、烟草等垄断性较强的行业,房企的市场份额还是太小。全国4万多家大大小小的房企没有哪一家市场份额超过1%。其中绝大多数是项目公司,而这些项目公司的纳税都不计入集团公司。”潘石屹告诉记者。

  在任志强看来,房企纳税排名不靠前的原因深层次上是税制设置问题导致。

  任分析,房地产生产过程中没有增值税的抵扣,因此是重复和重叠纳税的生产过程。房地产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又导致分别纳税,即便如万科、万达、阳光100、富力在全国各地投资生产,一个主体作为惟一投资人和生产者,但是税收却必须按注册地公司的纳税、申报关系,分别在各地纳税。以国、省、市、区、地划分的税收分配体制,造成了纳税额的强制性分散。

  不过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房企逃税漏税也已成为行业共识。据了解,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在对7省市的调查中发现在各种涉税问题中,房地产业的问题占了90%。

  至于纳税百强榜什么时候才能与地产相关,或许只能期待占全国房地产市场份额10%以上的超大企业出现。但现阶段能赶上万科1%的全国市场份额也并非易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