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政协委员中少数几位来自证券界的成员之一,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现任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董事长陈耀先一直是记者近几天来积极寻找的采访对象。经过数度努力之后,记者终于在政协经济组分组讨论的间隙找到了采访的机会。虽然已经从证券监管第一线退了下来,但身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陈耀先仍然密切关注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他提出的一些建议让记者感觉到耳目一新。
陈耀先对于证券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尤为关心。“到去年底,内地共有300多家企业在香港、美国、伦敦、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总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是国内上海、深圳两个市场市值总和的2倍半。这在无形之中把内地的股市变成了次级市场,不仅无法提高国内市场的直接融资比例,也降低了市场的投资功能。”他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
为此,陈耀先建议,应该尽快让大蓝筹股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提高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给国内投资者以极大的投资兴趣;基本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可以考虑恢复市场的再融资,继而适时启动新股全流通发行,逐步恢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面对潜在的扩容压力,陈耀先建议利用我国社保基金的制度框架,划转部分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由社保基金增持,可以补充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同时还有利于证券市场稳定。”他表示,划转部分国有资产由社保基金持有是最佳选择,这也是国际上通常的做法。
陈耀先设计的划转思路是: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不论境内上市还是境外上市,也不论是否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均将一定比例的国有股一次性划转给全国社保基金。对于首发公司,在公司股票上市前,将一定比例的国有股划转给全国社保基金。和2001年国有股减持不同,国有股划转并不涉及股份的减持变现,而只是国有股在不同持有者之间的调整,不影响即期的市场资金供求。
资本市场创新也是陈耀先谈论较多的话题。在他看来,市场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证券市场尤其如此,创新是发展的第一要务。陈耀先认为,目前应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改变债券发行体制上的多头管理现象,准入的标准和后续管理应有市场化的规范。另外,金融期货和做市商制度应顺时推出,市场交易品种的创新也要尽快进入轨道。随着股改的推进和金融创新等方案的逐步实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创新将使我国证券市场的整体和微观基础发生质的变化。
“人类的许多不幸往往源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关于资本市场监管的问题,陈耀先以这句话作类比。他说,我国金融体系总体上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但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等之间存在越来越多的业务交叉,需要加强监管合作。目前资本市场参与主体已经渗透到银行、保险行业领域,国内金融创新和发展的新变化,客观上要求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