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初期下限5000万 基金专户理财业务有望六月推出

来源:证券时报媒体 作者:易水 2006-05-22 14:56:5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业内消息指出,在券商集合理财和银行代客理财的不断压力下,基金行业一直要求的专户理财业务有望在六月推出。此前,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已就专户理财业务多次征询业内意见。

  拟采用专家评审制

  据了解,对于申请专户理财业务的基金公司资格审批,争论比较多。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基金公司认为,诸如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之类都可以算作是专户理财的范畴,那么一旦专户理财业务启动,已获准参与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管理的基金公司应该无需申报,直接就可以从事专户理财业务。但一些小基金公司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它们认为公募基金的风险控制比私募更为严格,基金公司既然同样管理公募基金,在专户理财启动后就该一视同仁。

  业内人士表示,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有关部门组织一个特定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基金公司的内控制度进行评审,来决定资格的给予与否。而在基金公司具体的标准上,并没有规模上的限制,而是一些比较宽泛的规定,如“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独立机构,内部建立防火墙等。

  初期下限5000万

  据了解,初期管理层对基金专户理财的推出可能会采取相对谨慎的原则,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两种模式上,初期可能只允许基金公司为单一客户办理特定资产管理业务,且单个规模下限为5000万元人民币。

  对于外界关注的公募基金与专户的关联度上,管理层将对两个账户在反向交易、交叉交易,业绩差异等几个方面加强监管。

  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基金专户理财最早讨论到现在,已有快两年的时间,令这一新业务停滞不前的争论焦点,就在于基金公司是否会利用公募基金对专户进行利益输送。实际上,中国基金业发展过程中,外界对此一直充满了怀疑。例如基金会不会给关联券商输送利润?封闭式基金会不会给开放式基金输送利润?公募基金会不会给社保和企业年金输送利润?

  该人士分析,现在监管越来越严格,基金的钱都在账上走,有据可查;交易所更可监控到基金的每一笔交易,这些监控都是完备的;另外基金业已发展了八年,行业竞争加剧,基金公司已是视荣誉如生命,绝不敢有利益输送这种可能断送基金前途的事情发生。

  一位基金公司老总认为,基金专户理财业务一旦放开,由于费率差异,一些持有公募基金的保险公司和机构大户就会赎回现有份额,把手中基金换成单独开户的特定账户资金,基金的收入将高幅度地与资产管理收益挂钩,这对基金公司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