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亿人信用记录实现全国联网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田丽 2006-09-21 15:35:2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主要服务银行和政府部门行政执法 对企业个人其它单位组织暂不开放

  本周,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在京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金融展已成为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展厂商最多的国际性金融业界盛会。在今年的金融展上,“征信”展示专区吸引了人们众多的目光。会上,本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央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万存知。

  近5000万有信贷记录

  记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在经济发展中已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003年,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取得初步成效。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中国征信体系建设取得怎样的进展?

  万存知:最近几年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应该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我们在全社会范围之内为每一个有经济活动能力的个人建立了一套信用档案,为每一个跟银行有信贷往来的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我们建成了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分别于今年1月份和7月份正式运行。目前在个人数据库里面采集了超过5亿人的自然人信息。这5亿人自然人中间,有接近5000万有信贷记录,包括个人的房贷、车贷、学贷、贷记卡、准贷记卡的透支记录,还包括个人提供担保的信息。

  企业数据库里面采集了460万户借款企业信息,在全国范围之内只要某个企业在银行贷过款,那么这个企业的信息和有关资料已经被全国集中统一采集和共享。

  企业查询每天超8万次

  记者: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公民都有一份“个人信用档案”。如果某人有过不良的信用记录,比如欠款不还、开空头支票、诈骗等,那么在申请贷款、上保险和求职时将比“清白人”麻烦得多。我国征信系统的使用情况是怎样的?

  万存知:目前我国征信系统在全国的商业银行基层各级营业网点开通的查询终端有14万多个,随着数据库的日益庞大,商业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的时候已把查询客户的信用报告作为审批的重要环节和参考。商业银行平均每天对征信数据库的查询量为:企业查询超过8万多次,个人查询则超过15万次。

  商业银行通过查询全国集中统一的征信系统,拒绝的企业贷款申请占企业申请额的比重达到2.5%,拒绝的个人贷款数量占个人贷款申请额的10%。也就是说,没有这个系统显示的信用报告,银行放出去的不良贷款比例有可能会相应提高。

  有了这个系统之后,商业银行无论是对企业贷款还是对个人贷款,抵押担保的要求没有过去那么苛刻了,而且审贷的效率比过去提高了一倍。征信系统可以降低信贷的门槛,能够扩大对边缘借款人的服务,同时防止借款人过度负债,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记者:信息库的信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今后着重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万存知:目前信息库的信息有三类,一类是企业、个人的身份信息,一类是企业和个人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形成的信贷信息,一类是银行体系之外政府部门掌握的有关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以及企业之间经济交往形成的信用信息。

  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息和信贷信息目前已全部采集入库了,第三类信息正在和相关方面协调,进行不断完善。

  在现有的基础上,数据库的发展方向可以简单归纳为两个:第一,扩大信息的采集范围。第二,扩大信息的服务范围。

  越权查询将受处罚

  记者:目前征信系统对哪些机构开放,个人是否也可以进行信息查询呢?

  万存知:目前数据主要对商业银行开放,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或者执法提供部分信息服务。受现行法律限制,对企业、对个人、对社会其它的中介单位和组织目前暂不开放。下一步我们将尽快推动征信立法,依法逐步扩大信息服务的范围,首先要扩大对企业的信息服务,也就是说将来企业之间做生意、签合同、投资投标等等,可以利用信用报告。

  同时也将对个人提供信息服务,个人参与经济活动,在晋升、求职各个方面也有这些需求。将来我们还要为各级政府部门履行公共管理职责的时候提供服务,还要依法为社会中介组织,比如一些信用评级机构、担保机构、调查机构等开放数据。

  记者:如果扩大数据库的使用范围,那么会不会出现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呢?

  万存知:银行查询客户的信用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程序,客户不必担心自己的资料会外泄。在查询个人信用记录时,银行工作人员应当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为被查询人的个人信用信息保密。

  同时,征信数据库对查询情况实时跟踪记录,并在当事人自己的信用报告中加以展示,若当事人发现自己信用报告中的信息有误,应及时向征信部门提出申请,予以纠错。如果工作人员越权查询或将查询结果用于工作之外的目的,根据有关规定,央行将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如涉嫌犯罪将依法移交司法机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