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26日报道 原题:中国廉价牛仔服装梦的终结(记者马尔科姆·穆尔)
在一家没有开工的工厂里,24岁的魏小凤(音)坐在一大捆牛仔布上。她在向西方传达一个讯息:中国工厂大量生产廉价商品的时代结束了。
多年来,她的公司与中国其他成千上万的公司一道,帮助英国繁华商业街上的商店供应价格不断降低的时装———例如售价不到10英镑的牛仔裤或3英镑的衬衫,并把Zara、H&M和Topshop之类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变成全球巨人。
但是现在,这个体系垮掉了。魏女士的公司陷入了危机,已经停止接受来自西方的订单。
“我们仍然在收到来自国外的订单———所有工厂都是这样,”她说,“但是没有人会接受这些订单,因为这样我们会亏本。外国人不想支付合理的价格。我们已经两年没有任何利润了。”
这家服装公司是魏女士和丈夫田义(音)7年前成立的。在中国南方已经成为世界牛仔服装之都的新塘镇,总共有大约5000家这样专门从事牛仔服装生产的工厂。
如果你有一条牛仔裤,那么它很有可能是在新塘缝制的,或者它所使用的布料是在新塘织出的。新塘30年前曾是一个安静的农业集镇,而如今却容纳着上百万工人,每年生产2.6亿条牛仔裤———超过世界牛仔裤供货量的三分之一。
地理格局决定了牛仔服装行业在新塘镇的分布。大型服装厂坐落在向镇外延伸的主干公路两旁,其中一些工厂每天可以为Calvin Klein、Levi's、Lee等品牌生产6万条牛仔裤。它们的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优秀得足以胜任加工True Religion、Evisu、Diesel等高端品牌的牛仔服装,而这些品牌以往只在日本或意大利制造。
在新塘镇中心的主要街道上,每一个店面也都属于牛仔服装厂。在每个窗口后都坐着一位老板,用香烟和中国浓茶招徕潜在的买主。在楼上,一层又一层都挤满了一排排在缝制牛仔裤的工人。镇上的次要街巷则被牛仔服装配件业所占据:有钮扣和铆钉店、拉链店以及一排排牛仔布销售店,运货卡车鸣着喇叭穿行其间,装载或卸下一捆捆深蓝色的布匹。最后便是尘土飞扬的郊外。在这里,家庭作坊挤占了道路,成群的妇女围住一堆堆牛仔裤,给牛仔裤缝上标牌,用热气枪清除多余的线头,并把牛仔裤打包以备出售。
棉花价格已经猛增至30年来的新高。设计师们开始在牛仔裤布料中加入涤纶以降低成本。在牛仔服装业乃至整个服装行业,决定成败的利润率往往薄如蝉翼。在收益好的年份,制造商每生产一条牛仔裤可以赚10到2 0便士(1便士约合0.1元人民币———本网注)。而现在如果运气好的话,它们能从一条牛仔裤上赚到5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