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调整行情短期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前期支撑商品市场走牛的因素并没有消失。在全球通胀预期并未改善的大背景下,如果未来出现突发性事件,商品市场短期很难步入“熊途”。
流动性转紧是下跌主因
短短4个交易日时间,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就从4月底的114美元/桶猛跌到94美元/桶,目前仍然在100美元/桶上下艰难“徘徊”;全球贵金属价格也纷纷回落,前期上涨快速的国际银价出现了罕见的暴跌,从最高的近50美元/盎司下跌到34美元/盎司左右,“抹去了”过去2个月的涨幅。
以铜、橡胶为代表的工业品期货市场的新一轮调整,其实从今年2月中旬以来就已经展开。同期,农产品(000061)期货价格的走势也毫不乐观,国内外大豆、玉米、粮食等农产品期货品种也纷纷步入了下跌通道中。
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认为,推动本轮商品期货市场调整的原因有中国紧缩政策的叠加效应、中国控通胀带来的调控压力、货币推动的虚幻“需求”也接近了极限以及后续流动性预期的不明朗使得资金纷纷离场观望。
付鹏指出,2008年以后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上涨推动力来源于全球流动性环境。从这个角度看,本轮大宗商品的调整行情有两个发动点:一是在去年年底国内通胀压力不断增加情况下,2010年11月行政调控政策叠加效应引发的调整。在这一波调整中,农产品以及能源化工产品调整幅度较大;二是来源于今年2月后对于紧缩政策持续性累加效果的连锁反应。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副所长吴泱表示,前期地缘政治动荡给原油等大宗商品带来风险溢价的时间有一定限度,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很大一部分投机和避险资金已经纷纷从大宗商品等高风险资产上撤出,转向美元、美债等风险较低的资产。而美元反弹对大宗商品下跌也起到较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短期难言“牛转熊”
东证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林慧指出,大宗商品的调整首先是从过去两年中涨幅最大的橡胶和棉花开始,随后下跌蔓延至整个工业品市场,目前已经扩大到原油市场。林慧表示,当前市场跌势已经较为明显,但如果将行情放大到2008年以来的上涨,那么今年大宗商品的集体下跌行情目前仍只能属于连续两年上涨之后的调整行情,且调整的幅度并不大。后市是否会“牛”转“熊”,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林慧表示,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商品的调整行情很可能继续,但就短期走势而言,在持续下跌之后,近期部分品种出现了一定的抗跌性,不排除后市出现技术性反弹的可能。“年底之前,预计多数工业品和农产品很可能出现大区间震荡行情,但农产品的走势不太好确定,下半年各品种增产的概率较大,是否能够增收,则有赖于天气表现。我们预计农产品整体会较工业品表现更为抗跌。和前两年相比,大宗商品走势整体会相对偏弱,震荡概率更大,我们更关注下半年的股市是否会有行情出现。”她认为。
“今年行情分化将会非常明显,商品属性偏重的品种(如橡胶、棉花)有望逐渐转入到基本面,但鉴于中国控通胀的力度,这些品种很难创出新高。而对于金融属性比较强的品种(如沪铜),随着国内外紧缩政策有望松动,这些品种仍有望挑战年内新高。”付鹏说。
“只有当美国进入了货币紧缩周期,才是大宗商品价格真正能言‘见顶’的时候。”吴泱表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