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邻北京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最具代表性的卫星城。目前,燕郊、固安、涿州、香河等环首都县城、开发区,正在探索产城融合的新发展模式。
距离产生美,不过,零距离更美。如今,北京和环京小县的“全城热恋”开始加速升温,这场马拉松式的“拍拖”终于开始进入最后一公里。
现在,站在河北固安的任何一个角落,你已经能真切地感受到,零距离北京所传递的都市气息。这个人口仅40万的环京小县城,在2010年投资50亿元实施了城市景观、功能、设施、生态、宜居五大工程建设,2011年,固安还将启动未来城市规划馆、中央公园、创业大厦、孔雀广场等11个项目建设,总投资达48亿元。
这一切,固安所要表达的是,固安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积极的姿态,更是一种主角的姿态。
正如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周文夫所说,世界城市的形成依赖于城市区域发展体系的强大支撑,而不是孤立地发展。东京、伦敦、首尔都是如此,而现在北京城市辐射力所及的京津冀、环渤海区域发展和上述城市相比相对滞后,没有形成一个强力支撑世界城市发展的区域,迫切需要与周边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以此提升区域体系的支撑作用。
包括固安在内的环京小县城,都期待在首都经济圈构想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产业转移下的园区困境
5月21日,已卸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一职的李毅中现身“中国产业发展大会”,此时李毅中的身份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李毅中强调,产业转移已经是大势所趋,“这有利于发达地区和后发地区的结构平衡”。
不过李毅中表示,“转入地区要根据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并依据本地市场、资源、产业的特点和优势,按照发展规划,有选择地接纳,防止盲目引进。”
李毅中所担忧的,已经在各地开发区不同程度地呈现着。功能定位雷同、招商手段单一、缺乏地方特色已经成为地方承接产业转移的通病。而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规划的出台,各地不问承载能力,一哄而上,不仅破坏了既定的功能规划,还扰乱了入驻企业的视线。“有条件的县域经济可以搞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李毅中表示。
更让李毅中不安的是转出地区为卸包袱,把落后产能转入欠发达地区。青海省格尔木市市长王林虎在与本报记者交流时也表示:“包括格尔木在内的西部落后地区,仅仅依靠自身条件是难以吸引优质高端项目落户的。”
此前,包括固安在内的河北环京县、市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曾被很多专家作为环首都周边县市的重要发展优势。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与产业支撑,长期以来,这种区位优势并未转化为现实。
相关数据显示,在京、津以北地区有贫困县、区21个,京、津以南地区有贫困县、区11个,面积达到8.3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272.6万,形成了一个环京、津100公里的贫困带。实际上,许多国家的首都经济圈创造的生产总值能够占到整个国家的1/3以上,而京、津、冀三省市,2009年GDP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0.9%。
“环渤海地区的快速崛起迫切需要发挥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动力和引领带动的龙头作用。”周文夫说。目前环渤海区域发展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究其原因,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环渤海区域内各地之间缺乏整合,没有在区域融合基础上形成向心力,没有形成能够带动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区。
而随着首都经济圈的落实,这种落差有望被彻底清除。“进一步放大首都的优势和辐射效应,将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发展水平的大幅跃升,进而带动环渤海地区的快速崛起。”相关专家表示。
区域联动下的产城融合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面临共同的挑战,如优质生产要素未能自由流动、经济发展急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环境改造升级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三地在中央协调统一下共同推进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工作。
这是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赵勇5月18日在首届京津冀区域合作高端会议上表述的。
首都经济圈内现在面临的人口突破发展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过大等问题,也急需从建设环京津新型卫星城突破。新的卫星城将不同于北京传统的回龙观、天通苑等“睡城”模式卫星城,新型卫星城以开发区为核心,以产城融合的模式吸引市区人口向卫星城转移,同时承担本地区综合功能,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关专家表示,首都经济圈是一个世界现象,也是一个世界规律。首都经济圈作为优质生产要素富集的特殊载体,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区域经济中心。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首都经济圈,从伦敦、巴黎、东京、首尔等城市的发展历程看,没有一个是孤零零的城市,而是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城市圈和产业圈。
“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是遵循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了京津冀地区之间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作为固安工业园区、大厂潮白河工业区的投资运营者,华夏幸福基业企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开发区正在成为城市功能提升和创新的示范区,成为未来城市发展和当地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除了首都经济圈,辽宁沿海经济带也在寻找产城融合的路径。此前,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司长王晓方在考察大连生态科技城时也指出,科技城要体现“城”的核心内容,“生态科技创新城的建设,要有全新的与过去的城市不同的形象展示在别人面前”。
而作为大连生态科技城的开发运营者,大连亿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产业园区在中国已遍地开花。在创造了“中国制造”的辉煌背后,传统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远离市区、功能单一、生活配套缺乏、工作景致单调,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地域截然分离……与白天的繁华和喧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夜晚的人去楼空形成了“黑城现象”。
“生态科技创新城是大连市努力打造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示范区,高级人才、高端产业的集聚区,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的新城区。这个区域的开发建设,最突出的特点是从‘园区’到‘城区’,一个字的变化体现了大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变革。”该负责人表示。
天安数码城集团总裁戴宏亮也是产城融合模式的积极实践者。作为城市产业地产运营商,天安数码城已经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成渝经济圈的十多个城市开发运营上千万平方米科技园区,其中企业超过3000家。截至目前,已经孵化出23家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18家,其中包括研祥计算机、宇龙通信、凯立德、诺亚舟等知名科技企业。
戴宏亮解决的不仅是“产业化”难题,还有“城市化”难题,“比如,产业、商业、住宅三类物业的搭配比例及组合方式;餐饮酒店、百货、医院、影院等的配套;天安数码城甚至还用自己持有的一部分物业作为出资,采用PE、VC等方式,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参与到优质中小民营企业的设立、发展、扩张进程”。
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区—工业化—城市化”这样的发展路径,也成为很多中国城市选择的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当中,开发区已从纯粹用于地方招商引资的产业园区,逐渐成为集工业与生活一体的新型城市。它们在功能上也已融入城市发展的主流和主体,并成为城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从单一的工业园区回归到城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