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中国创纪录进口大米探因:海外价格洼地隐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汉澍 2013-01-11 14:54: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日前,《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称,2012年的全球大米市场上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大买家:中国。数十年来,中国持续增长的大米产量使得中国的出口量远超进口量。但目前,中国从全球粮食市场创纪录大额进口大米的行为正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美国农业部对中国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国于2012年在国际粮食市场上进口精米260万吨,较2011年的57.5万吨同比提升了352.17%,创出历史新高。而在过去50年中,中国仅有四年是大米净进口国。

《华尔街日报》称,一些国际分析师认为,推动中国大规模进口大米的是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大幅增长。即便中国的大米已经连续九年增产,但仍无法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如果确实是这样,这可能标志着全球大米市场一个重大和长期转变的开始。这可能引发人们对于大米产量能否满足需求的担心,而这将会使得大米价格维持在高位。

东方艾格粮食分析师马文峰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另一种的见解:“真正推动中国大量进口大米的因素,是目前由于我国粮食政策性收储而形成国内、国外巨大的价格差异,这必然导致有进口配额的企业会大量进口国际市场的粮食,赚取巨额的利差。”

大额进口背后

2012年,中国在全球粮食市场的大肆采购正引发国际市场对中国本国粮食安全以及对全球大米价格波动的诸多担忧。

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深经济学家方成表示,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人们会担心全球其他地方的产量能否满足中国的大米需求。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2012年大米贸易量仅为3,730万吨,占全球供应量的7.7%。中国一年的大米消费量约为1.4亿吨,因此大米贸易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2008年,大米价格飙升带动其他主要粮食价格上涨,从而爆发了全球食品危机。

对此,马文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04-2011年中国粮食产量的连续8年增长,粮食总产量由2003年的4.3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5.71吨,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6%,根据国际数据,中国一年大米消费量是1.4亿吨,但现在水稻国产已经达到2.01亿吨。

据本报记者了解,从2006年度以后,国内粮食总供应超过消费,粮食安全系数逐年回升,到2011-2012年,中国的粮食安全系数已经回升到38.9%。

伦敦研究机构凯投宏观大宗商品经济学家Thomas Pugh认为,中国现在基本上有两个分裂的市场,农民向政府出售大米,而消费者则从海外购买大米。这导致政府购买的大米很多都被储藏起来,而不是用于加工和消费。

为保证农民利益,国内往往由央企中储粮代表政府对大米进行政策性收储,而政府设定的大米价格远高于全球市场同级别大米。这就使那些在越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收购大米的中国进口商有利可图,他们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在国内市场出售这些进口大米。

马文峰告诉记者,2012年大额进口大米还有一定的先期背景因素,前一年度国际经济不景气,农产品价格受到打压,但同时国际农产品丰收,全球谷物产量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粮食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进一步压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而在国内方面,我国经济总体好于国际水平,大量资本流入国内市场,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变相推动国内大米价格上涨。

“从2012年月度价格来看,泰国普通白米与国内大粳米均价的差距每吨达到100美元左右,越南和巴基斯坦大米同国内的均价差距超过200美元/吨。这是促使国内商家大量买进东南亚进口大米而不是采购国产大米的最主要原因。”马文峰说。

不良反应

马文峰预测,假如2013年国内大米价格依然高居不下,那么有条件的商家将肯定会继续扩大使用大米进口配额的权利来进一步提高东南亚大米进口量。目前,全国进口配额约在700多万吨,而2012年中国进口量只在260万吨,可见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虽然几百万吨的进口量不足以影响中国粮食安全,但是对于许多国内企业而言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马文峰表示。

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光明米业党委副书记、高级经济师叶建东对此有所认同:“光明定位在中高端的大米产品受影响不大,但是低端大米产品就比较受到影响了。目前国内中档大米价格一般在2.5元-4元/斤,高端的在4元/斤以上,而低端米产品在2元/斤左右的价格区间是受进口米影响的重灾区。”

叶建东表示,许多进口米的到岸价只有1.4元/斤,而国内这个价格往往只能买点尚未加工的稻谷。这两年国家要解决农民工规范用工的问题,因此种植的人力成本翻了一倍,加上农药化肥、农业机械、柴油汽油、水电、种子的成本都在攀升,米业公司基本上都是微利。

据了解,目前进口大米的销售方向主要倾向于购买力更低的农村农贸市场,以及希望在成本上有所节约的餐饮渠道。

而马文峰还认为,从国家宏观层面,进口米的大量涌入使得国内收储大米库存更会大增,这不仅会使政府不得不额外增拨国内粮油储备财政补贴,更为重要的是稻谷安全储备期限仅有2-3年,目前不耐储存的稻谷已有5230万吨,过高的粮食库存会造成较大的陈化浪费。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受到国内过高粮价传导,居民消费品价格较快上涨,人都是要吃粮食的,这使得劳动力成本又因此而升高,由此不单抑止其他方面消费需求,而且会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优势丧失,影响商品出口、抑制国内经济增长。”马文峰如是表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