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林劲峰:中国缺创新环境 别对收益寄予太大希望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杜志鑫 2013-04-26 09:38: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做投资其实挺困难,因为要深入研究和理解一个行业相当难。

中国缺乏创新环境,企业想要出类拔萃挺艰难。我们做投资也一样,业绩很难有高增长,所以不要对投资收益寄予太大的希望。

在中国实业界会有很多机会,不应该放弃实业去做投资。

林劲峰除了重点投资白酒之外,还投资了房地产公司。

林劲峰从早期的万科、原野、深发展等“老五股”时期就已跟踪地产行业。2007年,林劲峰介入江苏朗诗地产。在入股之初,朗诗地产销售额6000多万元,亏损3000多万元,但时至今日,朗诗地产的业绩已发生巨变。数据显示,2012年朗诗地产净利润4亿多元,销售收入30多亿元,总资产已到120多亿元。

在目前房价不断上涨,房地产面临严厉调控的背景下,林劲峰如何看待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重在周转率

证券时报记者:经济学家华生曾强调,做投资最好能先做实业,只有做过实业之后才会理解开公司是怎么回事。您对此是否有同感?

林劲峰:做投资其实挺困难,因为要深入研究和理解一个行业相当难,真正从报表上看懂一个行业要花很长的时间。

比如说我看房地产业,看了17年,我一直在关注万科、金田、原野、安达、深发展,连深发展以前也做过房地产,包括后来所有上市的地产公司,所有的年报和招股书我都看过,一直到2007年我们才开始投资房地产行业,介入朗诗地产,再接着介入上海和深圳的地产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当时是怎么理解的,看懂的地方在哪里?

林劲峰:房地产的老板有很多种,有的想挣钱,有的想做企业,有的是有理想的人。房地产有一个指标可能大家忽视了,即资产周转率,周转速度快的企业一般发展比较快,我们当时就看明白了这个道理。

另外,在一个通胀的环境中做房地产也比较有利。

证券时报记者:您当时投资朗诗地产是什么情况?这个公司目前盈利能力如何?

林劲峰:我们2007年投资朗诗地产的时候,它的销售额是6000万,亏损3000多万。它从2004年到2007年一直都在找投资机构,但是没有人愿意投,因为它不挣钱,还亏损。但我当时和朗诗地产的老板交流,得出了周转率的答案。在交流中,我发现这个老板有理想,他不是小打小闹想赚点快钱就走的人,他非常关注资产周转率,这跟我们的想法一致,最后一拍即合。

当时我们投了1个多亿,占股20%,现在这个企业已经发展得很好了,2012年净利润有4个多亿,销售收入30多亿,总资产已经到了120多亿了,发展非常快,这和我们原来预想的一样,所以,要看懂一个行业其实挺难的。

中国缺乏创新环境

证券时报记者:您对国内的企业和股权投资文化怎么看?

林劲峰:在中国这种环境下,出好企业的机会也比较少。在资本市场也是一样,创新意味着冒险,基本上10个创新9个死,只有1个成功,那么那9个死掉的谁来买单?现在的机制就是要我全部掏钱。如果有资本市场的支持,我上市了,投资者会一起承担,要有促进创新的机制。

证券时报记者:从您的经验来看,在中国做价值投资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林劲峰:我们做投资,从来不允诺别人有多高的回报,即使过去有高回报,那也是过去,不代表未来也一定能帮你挣钱。中国跟美国的资本市场不一样。美国有很多企业,90年代冒出一批,然后21世纪又冒出一批,层出不穷,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环境。腾讯、百度、新浪、搜狐等都是很好的公司,但它们都没有在A股上市,因为中国缺乏创新环境,企业想要出类拔萃挺艰难。我们做投资也一样,未来的业绩很难有高增长,所以不要对投资收益寄予太大的希望。

现在很多人做实业觉得很难,都准备做投资了,放弃了自己的实业,其实很可惜。在中国实业界会有很多机会,不应该放弃实业去做投资。

我想说的是,投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现在很多人让下一代去做投资,到我们这里来实习的全是“富二代”,结果形成了这种状况——上一辈做实业,下一代却全在学做投资,这个现象并不好。

对于项目的选择,我认为,一个好的项目并不是讨论出来的,事实上,所有人都看好的项目一定是差项目,只有一个人看好的其他人都反对的那个才是好项目。

实业不转好

股市难有好回报

证券时报记者:这几年资本市场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奇高,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很难赚钱,问题出在哪里?

林劲峰:目前,国内的投资渠道较窄,房地产又限购,老百姓的钱大多放在资本市场,这就使得资本市场的定价就比较高,由此也就容易出现泡沫,只是现阶段投资者不断地往里注钱,泡沫就会撑得久一点,但最终会破,从而回到原地。从A股市场来看,能给投资者提供回报的公司很少,能够分红的就更少。

证券时报记者:您对今年股市的机会与风险怎么看?

林劲峰:我们还在等待。我们也在关注政策上会不会有改变,现在这个市场本身估值也并不低,等到我们感觉相对安全的时候会再进去。

证券时报记者:现在看,沪市估值稍微低一点,中小公司估值比较高。

林劲峰:现在整个估值都不算太理想,而且中国已经到了不能再靠发货币解决问题的时候。再发货币它也可能度过,那样,股市也有可能好起来,但我不想做这种投资,我还是认为目前企业的日子很不好过,如果实业没有一个向好的基础,股市想要好的回报是很难的。

证券时报记者:如果改革有进展的话,现在您会投哪些行业?

林劲峰:还是会投我们比较熟悉的行业,即快速消费品、房地产,同时我们也在关注金融、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