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中国四季度GDP料不佳 或再次引发商品溃败

来源:智通财经 2015-01-16 15:04:4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4年四季度的经济数据即将发布,在此之前,机构和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测区间大概在7.2%-7.3%左右。如果没有太大偏差,2014年全年7.5%的GDP增长目标没有完成。不过,这一预期早已在市场意料之中。

调查

据外媒调查17位经济学家所得预期中值显示,中国2014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将从三季度的7.3%下滑至7.2%,这将是2009年以来最慢的季度经济增速。

该份调查还显示,中国2014年全年经济增速或为7.3%,将创1990年以来最慢年度经济增速。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在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之际,其产出和投资已双双放缓至至少五年来最疲软水平。

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价格指数也趋低。两大价格指数,去年12月的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可能在低位潜行,前者继续为负,后者继续在“1时代”徘徊。

中国四季度GDP、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12月城镇固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销售等数据将一并于下周二(1月20日)公布。

通缩危机一触即发

已经公布的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下,与PPI共同指向一个风险,通货紧缩。事实上,通缩风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讨论。

通缩的危险在于持续下跌的物价将抑制投资和生产,进而经济陷入衰退和失业率走高。通缩比通胀更加危险。从数据上来看,通缩风险已经不是杞人忧天,而是需要正视的风险。

我们现在正处于换挡期,要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但很多旧常态的结构性矛盾仍未得到消化,旧思维在一些地方仍然恋栈,根本之策在于调结构,在于改革。

产能过剩,消费不足,是通缩的表现。在我国,结构性的产能过剩是老问题了,过去两年也是致力于去过剩产能和去杠杆,让供需在一个新的均衡水平出清。在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将有助于过剩产能出海,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出口。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投资项目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大爆发,去年批复的铁路和城市轨道投资接近2万亿元,今年的投资有报道称超过7万亿元,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消化过剩产能,只不过还是刺激的老法子。

消费不足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囿于收入不足导致的消费不足,一个是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消费空缺。消费不足的问题需要求教于改革,打开市场,增加市场想要的投资和供应。

对此,沈建光表示,鉴于对通缩的担忧,认为中国或已为额外的宽松货币政策做好准备。

大宗商品或再次溃败

铜价表现被视为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因而,在世界银行(World Bank)调降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后,铜价在周三(1月14日)也加入了跳水式暴跌的行列。

世界银行周二(1月13日)在最新《全球经济展望》(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中指出,今年全球经济料增长3%,低于6月预期的增长3.4%,不过较2014年的增长2.6%有所上调。

世界银行预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过程仍将持续,预计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长放缓至7.1%,去年为增长7.4%。

若真如调查所示,中国2014年四季度的GDP数据不及预期,大宗商品可能会遭遇新一轮的暴跌潮。

“铜价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铜价近日的暴跌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经济增速不仅是在放缓,而且是在超预期地放缓。”IG公司市场策略分析师Evan Lucas在一份纪要中提到。

他表示,如果下周二的数据糟糕,那就等着商品市场新一轮溃败吧。

中国在大宗商品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多种能源和金属的最大消费国,其中也包括铜。

“我们认为,铜价近期承受着如此大的压力意味着,要么是(中国)需求显著放缓,要么是其影子银行系统出现了问题,要么就是两个因素同时显现。” 美银美林中国股市策略师崔伟周三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到。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和策略师科瓦尔奇克(Dariusz Kowalczyk)认为,若中国经济放缓幅度不及预期,市场可能担忧商品货币需求弱于预期,因此商品价格将做出反应。

还存在这样的风险,即即使中国经济增长符合预期,商品价格也可能下跌,原因是中国经济由粗放向集约转型的过程使得每单位GDP所对应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水平下降,使得此前因为国内需求而拉动的商品价格难以维持。

瓦尔奇认为,出于市场当前的风险情绪考虑,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状况可能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远未见底,此前过早断言中国经济即将触底回升的相关人士或因此蒙羞。

CMC Markets首席市场分析师Ric Spooner表示,不只是中国经济数据,仅偏离的市场趋势就可能拉低商品价格。拉低商品价格主要潜在推手是下跌趋势本身,商品价格本身的跌势进一步拉低商品价格。在买方缺乏的情况下,价格可能剧烈波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