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召开的重庆市农业工作会议上,“盘活”成为中心词。
根据会议精神,拟“盘活”的对象,一是“农村集体非资源性资产”,二是“财政农业项目补贴资金”,三是“农村土地经营权”。
这亦被业内视作重庆近年在农村农业改革领域的“再创新”。
“剩余资产”与地票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会上获得信息,重庆市对农村集体承包地、宅基地和林地的确权颁证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指向对农村集体非资源性资产进行盘活。
农村棚户用地、乡镇企业用地、经营性和公益性闲置土地等都在农村集体非资源性资产范围之内。会议数据显示,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有700多万亩,除了宅基地之外,还有100多万亩棚户用地、13万亩乡镇企业用地、61.6万亩经营性和公益性限制土地。
按照官方人士的计算,仅将60多万亩经营性和公益性闲置土地进行复垦,并纳入地票交易,就能获得1200多亿资金。按照10%的投资回报率保守计算,每年收益就有120亿,农民财产性收入可以增加15%-20%。
而为“确保(地票)交易基本平稳”,重庆市长黄奇帆此次在会上表示:“今后新增城镇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使用地票,一律不准撕开口子。”而“凡是已征土地要转为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用地之前,必须补买地票。”
“盘活”的前提,是“量化确权”,这亦将成为该市今年的突破点。具体包括: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有序推进量化确权改革;探索资产界定、价值确认、成员身份界定、资产量化确权到任的方式方法,建立与资产量化到成员后产权管理相适应的法人主体。
补贴资金股权化试点
“每年的特色效益农业专项资金,要切块注入农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增加撬动社会资本的能力。”此次所谓的“创新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办法”,即按照“预算不变、渠道不乱、用途集中”的原则,将撒胡椒面式的财政补贴整合起来集中使用进行投资。
与此相关的是重庆此前成立产业引导投资基金的做法。2013年,重庆用于企业财政补贴的资金为90亿左右。2014年下半年,重庆拿出其中部分资金,以一定的杠杆比例引入各类基金管理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投资。
重庆市相关领导在会上表示,重庆今年拟选择3个区县试点,探索财政投入农业项目补助资金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与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共同持股的具体方式。
“重庆每年投到农业项目上的资金量是不少的,市级层面,特色效益(农业补贴)资金就有十个亿。项目的业主绝大多数都是民营老板。政府资金投进去是为推动产业的发展,但这些钱投给谁就存在道德风险。重庆拟对投在产业项目上的资金实行股权改革,比如业主占20%股权,集体经济组织占20%,60%给农民,这也是可以的。”相关领导认为,重庆今年可以在此方面进行探索积累经验。
“改革探索中把握四个必须:试点单位必须有良好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社会信誉,必须以农业产业为依托,必须尊重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医院,必须建立一套双方持股及收益分配的办法。”相关领导说。
上述两项改革中,重庆官方着眼点之一,都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会议指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要千方百计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好地票交易制度、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成果,推动农民各类财产有序流转或入股企业,增加财产性收入。
2014年,重庆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90亿元,在西部地区排行第二,仅次于“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增速为11.7%,在西部地区排行第6,全国排行第9。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重庆此次的第三个“盘活”,则指向“在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会上数据显示,重庆市农村户均耕地不到5亩,“成本高、效益低”,而全市800多万农民工,近90%常年在外务工,超过400万人已转户进城,重庆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有条件。
此项动作亦有前提:一是需要加快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是破解农业发展规模约束的制度性基础。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创新农民合作社管理、农业龙头企业利益联结、工商资本下乡投资等机制。四是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而重庆市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36%在50岁以上,79%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年龄结构、知识结构都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要创新政策,更多吸引高素质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让他们在广袤农村大展手脚。”重庆官方呼吁。
相关优惠措施已出台:重庆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农民合作社,纳入市级重点农民合作社进行管理和扶持,给予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相应的扶持政策。推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
重点锁定巴南、江津、永川、梁平、秀山5个区县,进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试点,推进家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探索扶持政策、发展模式和成长路径,并力争在2015年底实现三个80%的目标,包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80%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户覆盖面达到80%以上;以及“核心区域农户家庭收入80%以上来源于务农收入”。
会议最新内容显示,重庆下一步将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培育壮大现代流通主体,形成一批农业流通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专业流通大户。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加快构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建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邮政、快递公司也可利用其网络,积极介入。二是创新产销对接模式和机制,推进订单采购、联合采购,加快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三是合理布建一批冷链仓储物流项目和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搞好生鲜农产品存储和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