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也给不少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木马软件、病毒、恶意程序,时时刻刻威胁着消费者的权益。在网络信息时代,一些骗子利用互联网的特性设下种种陷阱,大肆敛财,近来,不法分子利用短信、电话、互联网等信息手段针对消费者实施诈骗案件频发,在3·15晚会的各种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对网络诈骗的投诉非常集中,每天都收到几十条关于网络诈骗的投诉,受骗人群越来越广,从老年人为主发展到各个年龄阶层、各种教育背景人士;诈骗手法越来越高科技,由简单的话术诈骗发展到以现代金融为主的复合诈骗手段;受骗金额越来越大,由几十元、几百元到几千元,甚至几十万元、上百万元。
网民黄先生投诉,“某网络借贷平台当初宣传的是纯粹的票据抵押业务,自己投了不少资金进去,没想到,该平台2014年12月突然倒闭,其法人和运营经理失联,3亿余元款项不翼而飞,受害者多达5000人。”
来自浙江杭州的习先生投诉,“在一家网络信贷平台投资,没想到该平台2014年12月突然停止运营,实际控制人失联,诈骗8800万元投资款潜逃,受害投资者近千人。”
来自辽宁的佟先生投诉称,“在某网络借贷平台投资了近44万元,虽然之后陆续返款3000元左右,但再之后网站就一直处于维护状态,停止一切业务往来、客服电话无人接听。”
一名网友反映,“几个月前在某培训网站报名国际金融理财师培训,报名费9100元,用网银转的账。招生老师说有培训课的时候会电话通知,可是却迟迟等不到电话,几次询问无果,也无法退款。”
另有网友发邮件投诉,“近期,在某语音软件里有人利用网络兼职来诈骗,你一进入他们的频道,就有客服索要小额押金,付钱之后,客服就会给你介绍具体的兼职内容,但是需要交80到150元不等的保密费,并承诺挂到100小时后会归还,当你交完费用后,客服会给你另一个频道,进入之后另一个客服会再向你索取150元的保密费,你感到接二连三收费不对劲,想要退款,他们会给你一个自动退款软件,一旦你点开这个软件,你的电脑就崩溃了,所有资料全无。”
当前网络诈骗犯罪越来越呈现高科技、智能化、职业化、跨区域、跨国境犯罪等特征,主要采用漫天撒网的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内铺开发布范围,使得侵害面变大,民警追踪起来也相对困难。同时,在作案方式手段上,犯罪分子从最原始的短信群发器,发展到一号通、400电话、商务总机等,甚至通过改号软件任意修改来电号码,再结合网络银行进行远程转账操作,大笔钱款十几分钟内就会被转移到境外提走,这给警方侦查和办案带来困难。警方对近期发案进行梳理,发现诈骗手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网上购物类诈骗大幅度上升,通常以冒充网店客服或工作人员称事主因网络发生异常、银行系统升级、缺货造成网购失败等原因急需退款、取消网购分期业务为由,发不法链接间接或直接骗取事主银行卡信息、身份信息和短信验证码,从而将银行卡内的钱转走。
(2)诈骗嫌疑人通过木马病毒程序窃取一些企业老板QQ信息,之后克隆出一个老板QQ,要求财务人员转款,从而实施诈骗。
(3)网上购买机票类诈骗,诈骗嫌疑人通过非法途径窃取受害人购买机票的相关信息,告知受害人购买的机票需要改签或退票,让其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操作,实际上就是让受害人转账过去。
(4)中奖类诈骗也与时俱进,常以当前播出的最新电视栏目抽奖为由,利用事主贪小利的心理实施诈骗;
(5)办理贷款、信用卡诈骗主要以办理信用卡、信用卡透支、提升信用卡额度为由,要求交保证金、手续费实施诈骗;
(6)传统的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手法已经渐渐演变为与电信、医保、银行、快递等单位员工相结合,称电话欠费、骗取医保、信用卡透支、包裹有问题涉嫌犯罪等,骗取事主钱财。
网络的特性让一些骗子更容易变脸,骗局更具有迷惑性,消费者的损失更难以追回。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样本达到851059个,较2013年增长21.1%,苹果iOS平台恶意程序开始出现。按照行为属性统计,恶意扣费类的恶意程序数据仍居首位,占58.0%,较2013年的71.5%有所下降。仅2014年上半年,中国境内就有625万余台主机被黑客用作木马或僵尸网络受控端,1.5万个网站链接被用于传播恶意代码,2.5万余个网站被植入后门程序,捕获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3.6万余个,新出现信息系统高危漏洞1243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