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普尔评级服务16日宣布,将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集团)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由“BB+”上调至“BBB-”。展望稳定。
标普还将该中国工程承包与建设公司的大中华区信用体系评级由“cnBBB+”上调至“cnA-”。与此同时,将MCC Holding (Hong Kong) Corp. Ltd.发行且中冶集团提供担保的5亿美元优先无抵押票据的长期债务评级由“BB+”上调至“BBB-”。标普还将该票据的大中华区信用体系长期评级由“cnBBB+”上调至“cnA-”。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胡力舟表示:“此次上调评级反映了我们预计中冶集团将在未来1-2年内继续创造正的经营现金流。”
标普称,随着中冶集团经营效率增强,该公司在过去2年内持续创造正的经营现金流,中冶集团的业务状况也得到改善。因此,该机构将该公司的业务状况评估结果由“一般”调整为“较好”。2012年该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将其战略焦点转回到核心的工程承包与建设业务,但仍然保留其他业务部门,并且将重点优先放在现金回笼和严格的经营资本管理上。受此影响,该公司显著降低了其经营资本流出规模,从而推动经营现金流2013和2014年为正数,而2010年这一数据为负的300亿人民币。
标普认为中冶集团资源业务未来12-24个月内进一步大幅亏损的可能性有限。这一业务板块的表现已经改善,表现在2014年经营亏损比2013年减少50%。这是因为该公司在过去2年通过不懈努力对现有的资源项目进行重组和扩大生产规模。
胡力舟表示:“我们认为,中冶集团将继续使用自由经营现金流来偿还债务,它在过去2年一直采取这种行动。我们预计该公司严格的经营资本管理和资本支出降低将支持其债务削减措施。”
中冶集团的应收账款2014年小幅增长约20亿元人民币,因为它将重点放在现金回笼上,而库存水平基本未变。此外,该公司2014年将总资本支出从2012年的60亿元人民币降至不到20亿元人民币,因它削减非核心业务扩张所需的投资。标普预计中冶集团继续关注核心业务来进一步降低经营资本流出,同时将保持资本支出水平,从而将自由经营现金流保持在正数水平。
标普表示,稳定的展望反映了该机构预计中冶集团将在未来12-24个月内保持稳定的财务表现。标普预计该公司将在保持盈利能力的同时继续限制经营资本流出,并且使用正的自由经营现金流偿还债务,从而持续改善信用指标。标普还假设中冶集团将继续限制资本支出的同时扩大资源项目的生产规模来降低该业务的净经营亏损。但是,该公司的财务杠杆尽管有所改善,但在未来12个月内将保持在高位。
如果中冶集团实质性改善其财务风险,表现在债务对息税及折旧摊销前利润比率持续低于4.5倍,以及息税及折旧摊销前利润利息覆盖比率超过3倍,标普表示可能上调评级。这一条件出现的可能情景是,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资本高于标普预期,同时该公司继续使用大部分自由经营现金流来偿还债务。
不过,如果中冶集团的财务风险恶化,表现在息税及折旧摊销前利润利息覆盖比率降至2倍,该机构可能下调评级。标普认为,中国工程承包与建设行业内竞争加剧导致中冶集团盈利能力或经营资本弱于预期,或者该公司大量通过新借债务以支持收购或扩张,这一条件就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