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央企“四项改革”试点中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中粮集团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改革力度远超市场预期,因此“中粮系”旗下上市公司的财报也备受市场关注。
4月21日,中粮屯河(600737.SH)发布201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9亿元,同比减少20.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37.18万元,较2013年同期下降59.70%。
加上之前已经披露年报的中粮地产(000031.SZ)和中粮生化(000930.SZ),中粮集团旗下的三家A股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值得注意的是,“中粮系”这三家A股上市公司的“成绩单”参差不齐,总体并不令人满意。
“扣非”之后的真相
除去中粮屯河2014年业绩下滑之外,中粮生化2014年营业收入为71.53亿元,同比下降2.54%;净利润为3523.18万元,同比下降30.53%。
中粮地产2014年营业收入为90.41亿元,同比下降11.18%;净利润为5.99亿元,同比增长11.96亿元。
从表面上看,“中粮系”这三家A股上市公司取得了“一升两降”的成绩,但实际情况还要更令人悲观一点。
实际上,一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中粮屯河2014年的净利润为-14746.7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中粮屯河2014年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达到17983.88亿元,其中最大的一笔金额达到13777.07万元。
这13777.07万元是由3199.39万元的“持仓糖期货远期商品合约” ,5051.10万元的“购买理财产品确认的投资收益”等共同组成。
另外,中粮屯河还获得了3402.30万元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和2711.46万元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非经常性损益”的“帮助”,中粮屯河在2014年应该是会出现亿元亏损的。
4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中粮屯河想就上述问题进行采访,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需邮件采访,“采访邮件收到已转发给领导了,但是要回复也要到明天了。”
中粮生化“扣非”净利润为791.27万元,同比下降幅度达到61.82%,它获得最大的“帮助”来自“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达到3257.17万元。
对于采访要求,中粮生化证券部一位人士表示公司不接受电话采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去采访邮件,但是截至发稿也没有得到中粮生化的回复。
即使是唯一出现同比增长的中粮地产,其“扣非”净利润为9245.76万元,同比下降幅度达到54.41%,这就意味着一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中粮地产业绩也是同比下滑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中粮地产2014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达到5.06亿元,其中最大一笔来自“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获得4.55亿元。
“主要是去年四季度卖招商证券获得的收益,否则中粮地产仅靠主业去年肯定是要业绩下滑的。”一位持有中粮地产的基金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14年11月25日,中粮地产公告显示,公司累计出售招商证券投资收益约为3.41亿元。
现金都去哪儿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粮屯河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95亿元,要知道该公司一年的营业收入不过89.39亿元。
这一数据较2013年同比减少30.35亿元,下滑幅度达到361.47%,究竟是为何呢?
对此,中粮屯河的解释是“主要系收到货款同比减少及2013年支付中粮集团的糖业进出口业务合并日资产款、北海糖业股权款所致。”
中粮屯河的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发生额为91.32亿元,较上期发生额112.27亿元减少20.95亿元、“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发生额为3.43亿元,较上期发生额21.77亿元减少18.34亿元。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收回单位款”为1006.33万元,而2013年是10998.72万元;“收回质押人民币存款”为2.40亿元,而2013年为4.56亿元;“企业间往来”为366.24万元,而2013年为14.84亿元。
有趣的是,中粮屯河“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的“企业间往来”为2.13亿元,和2013年2.16亿元差别几乎不大。
显然,中粮屯河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30.35亿元中最大的问题来自“企业间往来”。
中粮地产201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是负的,为-20.62亿元,较2013年-32.82亿元增长了37.18%。对此,中粮地产的解释是“主要是本年在建项目地价款及工程款等支出较上年减少”。
但是,对于营收为90.41亿元,净利润为5.99亿元,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何是-20.62亿元,中粮地产对此并没有解释。
中粮地产4月21日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邮件中表示,“目前来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仍处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未来,公司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继续优化债务结构,不断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运营效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中粮地产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0亿元,同比减少8.35亿元;“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9.74亿元,同比减少11.59亿元。
在“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中粮地产“收到的联营、合营公司款项”为2558.77万元,而上年发生数为12.49亿元,两者相差逾12亿元;“收到的集团外部单位往来款及其他”为5.11亿元,而上年发生数为11.22亿元,两者相差6.11亿元,或许上述这两个差额数据可以解释中粮地产为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的原因。
对于现金流问题,中粮地产在回复邮件中表示“一方面,公司将把握时机继续加大推进各项目的销售力度,加快资金回笼,提高资金使用率。另一方面,公司将充分发挥较强的融资能力,多方式多渠道获取用于公司经营发展所需的资金,如银行开发贷款、拆迁贷款、物业抵押贷款、委托贷款及信托融资等。同时,进一步加大融资创新力度,创新合作机制,为战略储备及经营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另一个“中粮系”的中粮生化201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7亿元,同比下滑71.97%。对此,中粮生化在2014年年报中的解释是“公司策略调整,在新粮收购期内增加原料采购;变性燃料乙醇信用周期改变,期末应收账款增加。”
其应收账款2014年末的数据为4.06亿元,较年初2.25亿元增长1.86亿元;预付账款为3330.51万元,同比增长667.51万元,在上述基金经理看来,这两个数据基本上可以解释中粮生化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的问题。
尽管中粮集团为国家首批试点央企改革的标的,旗下上市收购加速改革提升效率与活力预期强烈,但是机构投资者对“中粮系”这三家A股上市公司的分歧开始加大。
和2014年三季度相比,中粮屯河2014年年报中前十大流通股东变化较大,原本持股的民生加银基金、江信基金、山西信托-信海6号、华夏红利基金、山西信托-信海7号、中信证券理财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汇丰晋信消费红利基金,均在2014年四季度退出前十大行列。
中粮生化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原持股500万的华夏盛世精选退出,新进入的机构是持股1049.49万股的东方证券;中粮地产新进入的机构较多,分别是中诚信托-中诚。金谷1号、汇添富均衡增长、博时新兴成长、景顺长城基金-中国人寿委托景顺长城基金股票型组合资产、建信优化配置、诺安灵活配置、社保基金114组合以及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基金,退出的机构仅有厦门信托聚富银河新型结构化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一家机构。
作为央企——中粮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众多,尽管上述3家A股上市公司的成绩单褒贬不一,机构分歧也同样存在。但是,在国企改革的预期下,4月21日3家股票全部上涨,中粮屯河以单日上涨3.38%报收14.38元、中粮生化以单日上涨3.00%报收13.37亿元、中粮地产以单日上涨2.42%报收11.83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