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姜洋副主席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来源:证监会 2015-04-26 11:44: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很高兴参加此次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证监会,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是立国之本。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在经济增速放缓中继续强化“三农”的基础性地位,必须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农业的助推作用。今天,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及金融界的朋友共聚一堂,围绕“新常态下中国农村金融的新任务与新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促进资本市场与“三农”的有机结合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借此机会,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近年来,我们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持续发展壮大主板市场,改革创业板市场,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到全国,推进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初步形成覆盖各类企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随着近年来各项改革发展工作的稳步推进,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今年一季度共有70家企业首发上市,融资482亿元,同比增长一倍多;共有203家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融资1415亿元,同比增长六成。截至一季度末,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家数达2683家,总市值近50万亿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总数已达2150家,总市值9622亿元。交易所市场非金融企业公司债融资189亿元。与此同时,期货市场改革创新步伐也持续加快。10年期国债、镍、锡、上证50股指、中证500股指等期货新品种先后上市,股票ETF期权平稳推出,进一步丰富了风险管理工具。私募市场建设、证券期货服务业创新发展等也取得了新进展。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在支持和服务“三农”方面有其独特作用。由于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加之农民收入渠道单一,抵押能力相对较弱,且信用信息采集成本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出服务总量不足、供求结构失衡、资金单向流出的虹吸效应明显等特征。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在宏观上,与间接融资形成协调互补的关系,有利于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减少农村资金的外流,有序引导农村资金的回流,加速城市资金“反哺”农村发展;微观上,由于资本市场具有强大的资金动员能力、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和有效的退出机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能快速汇聚各类社会资金,加速创业要素和资本的有机结合,为农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约化与规模化经营以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同时,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且在规模化经营的背景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主体对价格波动风险的敏感度提升,迫切需要运用期货交易机制来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实现稳定经营。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发挥其有效管控违约风险和增强流动性等优势,能为农业客户提供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工具,对于构建更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化解农业市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自2004年以来,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疏通金融服务“三农”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血脉”。一直以来,证监会高度重视资本市场为农业农村的服务工作。在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三农”领域的直接融资规模不断加大。2007年至2015年3月底,共有3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融资额287亿元;已上市农业企业再融资217亿元。截至3月底,共有57家涉农企业在交易所市场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95亿元。二是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做优做强。2009年至2015年3月底,涉农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共计17项,累计金额达316亿元,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渠道和机制进一步拓展。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上市21个农产品期货品种,覆盖粮棉油糖的品种体系基本形成。随着品种数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涉农主体利用期货市场来管理生产经营,积极探索期货订单农业试点,利用与其他金融工具的对接,实现了风险的有效管理,为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兴,则国家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尽管经过这些年的迅猛发展,我国农产品连续多年全面增产,农业基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总体上,我国农业资源依然短缺,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农民收入和农村面貌仍落后于城镇。这与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不高、风险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有很大关系。客观上要求居于要素市场基础地位的资本市场,加大服务“三农”力度,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全面加强资本市场与现代农业的对接,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服务“三农”的力度。继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效拓宽资本市场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满足不同发展水平、阶段的农业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尤其要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规范发展,鼓励证券公司立足当地、深耕细作,积极为包括农业企业在内的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继续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专业化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有效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辐射能力,全面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第二,不断增加符合“三农”特色的金融服务供给。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推动证券、基金等经营机构积极开发宜农惠农产品,在进一步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切实满足农民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支持期货经营机构完善内生发展机制,推进产品再造和业务创新,为中小微农业企业提供合作套保、定价服务、仓单服务等综合性业务,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稳健经营。支持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发展,进一步盘活、留住农村存量资金,吸引城市等外来增量资金,为“三农”发展引入源头活水。

第三,促进农业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资本市场天然具有促进科技创新的功能和优势。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市场基础建设,健全有利于农业创新发展的制度安排,通过规范发展股权众筹融资业务、丰富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品种以及支持中小微企业发行优先股等方式,有序引导各类资本流入优质农业项目,推动科技、创意、资本与农业的全面对接,积极支持高科技和新商业模式、新经济业态的农业企业成长壮大,为“三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第四,提升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期货期权品种上市机制,提升农产品市场创新效率。将做精做细已上市品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动态调整合约规则体系,切实提高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研究推出更多涉农期货品种,进一步拓宽服务农业产业客户的覆盖面。农产品期货期权是境外市场发育成熟、使用广泛的工具,要结合我国农产品现货、期货发展实际,做好农产品期货期权试点工作,积极发挥期权工具所具有的资金使用效率高、套保策略灵活便捷、精准管理风险等优势,形成与远期、期货等工具协调互补的农产品风险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工作。继续探索期货市场与信贷市场、保险市场等有机衔接,推动形成金融服务“三农”大格局。推动取消对产业客户入市交易的不必要限制,加大市场培育和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涉农主体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夯实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