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四:只谈风控,不提风险
风控很重要,这是P2P行业共识,于是平台将自己牢固的风控措施放在网站最醒目的位置——生怕投资人看不见。这确实是整个行业的进步。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平台人就将风控做得好与0风险划上了等号。不断地向投资人鼓吹自己强大的风控体系,却忘记提醒客户一句,投资有风险。
任何金融机构都无法做到永久性的刚性兑付,银行也不能。不论是资金托管还是国资担保,都只是风险转嫁的一种方式。而大量的网贷平台,却只是盲目地向投资人宣导平台的低风险,而不对客户进行正确的投资引导。
是的,这确实只是个道德问题,但是道德问题,就不值得平台人反思吗?
罪五:平台线下推广模式,触非法集资红线
现如今P2P行业的网络推广费用越来越高,大量热门关键词被垄断,广告投入费用之高更是令人咋舌。新平台上线之际也许还能通过让利、高息等方式获取一些投资人,但由于成本过高,常常难以维持。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平台都转战线下推广,通过发放传单、宣传手册的手段营销客户,获得投资。虽然P2P在网络上已经掀起一阵热潮,但线下还有大量的普通人对投资理财一知半解,轻信P2P的高息政策、低风险投入,更有客户因不熟悉网络操作而直接将现金交予平台。
平台的这类行为已然触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的红线。
罪六:股票配资大行其道,P2P嫁接股市造成双重风险
如今正是牛市冲天,不仅股市红红火火,各大P2P平台都做起了股票配资的项目。收益高、标期短,成了网贷投资人青睐的借款项目。既然自己不懂炒股,能借着牛市赚一波股民的钱,何乐而不为?
然而股票配资是否真如平台所言是低风险项目?恐怕不见得。股票市场风险极高,尤其是在当前牛市行情下,若有下跌,则很可能造成崩盘,决无强制平仓的可能。
其次P2P平台风控团队大都是银行、小贷公司出身,对证券投资大都不甚了解,所谓对借款人持仓股进行风险评估,大都只是一句空话。
再有就是因股票配资项目的特殊性,借款手续简单,投资人无法考察其项目真假,给了不法平台利用股票配资项目发假标的便利。
罪七:拆标错配、资金池打造的P2P理财模式已踏入监管禁区
P2P网贷是互联网金融新模式,而多数人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源于余额宝。起先各大P2P平台的定位还都是借贷信息中介,如今资本日益雄厚,不少平台都推出了自己的理财产品以吸引踌躇不定的潜在投资人。
短期投资,随用随取——成了他们宣传的口号。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如果不是拆标错配,真有如此多数量的短期债权可供投资?如果不是资金池模式,如何能做到随用随取?
P2P各类不正规经营,追根究底只有一个原因:这个行业还根本没有一个规范的条例可以遵行。但即便如此,监管层能做的,也仅是做一个理性的呼吁。这个行业的出现,确实活络了民间资本,即便只有少量资本注入了优质的中小企业,政府也乐见其成。所以此时,依然未到监管层对行业施压的阶段。
但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以道德律己,甚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