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我国对贸易仍出现进、出口均为负增长的情况。在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教授看来,这是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状态。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15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4月,我国进出口额1.96万亿元,同比下降10.9%。其中,出口1.08万亿元,下降6.2%;进口0.87万亿元,下降16.1%;顺差2102亿元,增长85.2%。按美元计,全国进出口3185亿美元,下降11.1%。其中,出口1763亿美元,下降6.4%;进口1422亿美元,下降16.2%;顺差341亿美元,增长82.9%。
与3月份进、出口同样双双下降的数据相比,4月出口降幅有所收窄。
在世界经济触底迹象开始显现的背景下,针对我国外贸的未来走向,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教授在接受中国证券网记者采访中指出,世界经济在复苏进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面临着加息和削减庞大债务的风险,因而经济增长的前景不容乐观。此外,日本安倍经济学实施的后期效果并不理想,也拖累了美日经济的复苏。而欧元区在走出债务危机的阴影进程中依然步履蹒跚,导致世界三大主要经济体在复苏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使我国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并不稳定,影响了中国外贸的稳定增长。
桑百川表示,未来国内经济结构在变迁过程中,我国外贸结构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出口角度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高端制造业产品的出口会呈现更快的增长态势。但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面临着中国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从而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增速可能放缓,因此整个出口的增速会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但这是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要呈现出的状态;从进口角度看,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在全球来看也处于较高的增速。居民消费的增速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使得我们对国际上相对高端的消费品的进口,以及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会有强烈需求。在调整出口结构并扩大进口的总体战略下,我国外贸会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下运行。尽管增速较低,但这实际上是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状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