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市场上出现央行展开1.5万亿PSL操作的消息,由于1.5万亿规模甚巨,再加上操作的利率很低。因此,有关央行放水的评论铺天盖地的袭来。随后6月2日晚,央行网站公开了有关PLS操作细节,公布截至2015年5月末,PSL余额为6459亿元,与市场传闻相差甚远,本网选取自媒体“央行观察”观点对央行昨日的说明进行解读。
央行说明如下:2014年4月25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精神,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根据棚改贷款进度,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提供PSL资金3831亿元,2015年前5个月提供PSL资金2628亿元。截至2015年5月末,PSL余额为6459亿元。为适时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以及适应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2014年9月、11月,2015年3月、5月经四次将PSL利率从4.50%下调至目前的3.10%,以引导国家开发银行降低棚改贷款利率,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通过PSL为国家开发银行棚改贷款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对支持棚户区改造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媒体“央行观察”主要从三个维度分析:
1)额度:央行表明,2014年提供PSL资金3831亿元,2015年前5个月提供PSL资金2628亿元。将两者相加得出,截至2015年5月末,PSL余额为6459亿元。
6459亿元的额度与1.5万亿额度的传闻相差太远,一种可能的分析是:事实上,去年媒体对于央行向国开行提供PSL操作就有详细的报道,当时就说额度是1万亿元,但由于去年房地产形势不好,国开行没有放出去那么多贷款,在PSL到期后又还了央行一部分,这可能是导致央行公布出来的2014年PSL资金较少(3831亿元)的一个原因。而媒体将1万亿与今年的额度相加,得出的金额接近于1.5万亿。
2)利率:PSL利率分四次从4.5%下调至3.1%,这与这段时间内央行降息行为是一致的,可以认为是对于利率下行的顺应,并不具备所谓扭曲操作引导中长期利率下行的效果。在国务院的工作指导下,央行需要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
3)意图:相比于流动性的调节,央行的PSL对于结构调整的意义更为重大,首先PSL只投放给了国开行,而且央行说的很清楚,抵押补充贷款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而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期限较长的大额融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