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互联网金融 - 热点关注 - 正文

全解P2P与信托合作模式 创新与合规间求平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冀欣 2015-06-05 10:42: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当“创新”走入“合规”的边界,“平衡”二字或许可以作为最恰当的注解。

持续趋热的互联网金融正不断向原本看来与其关联度不大的信托领域渗透。21信托研究院了解到,目前P2P平台与信托的嫁接合作依旧呈增多趋势,并逐渐形成平台担保融资、受益权质押回购及对接销售三类较为稳定的业务模式。

然而,不论哪种业务模式,自推出伊始都或多或少收到来自市场层面的质疑声音,甚至有评论认为,当前的合作模式是P2P行业监管缺位时期双方合谋套利的产物,长远来看可持续性有待拷问。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其通过交易结构设计,实现了在现有合规框架体系内,弥补并衔接了各方需求缺口来进行金融创新。

北京某P2P平台负责人表示,对于目前的一些互联网金融行业与信托合作的业务尝试,全盘否定显得太过简单粗暴,新业务孵化主要考虑的还是如何在合法合规和创新突破间达成平衡。

“在合规性问题方面,监管明确严格限制的绝对不做,监管未明确的部分,以风控措施的有效性为前提,突破风控底线的绝对不做,其他风险可控范围内,可尝试采取适宜的交易结构和风控措施。”

某信托业内人士也认为,例如存量信托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提前变现,是投资人的合理需求目前却并没有交易市场实现,当互联网的新业务模式迎合这一需求时,不应一律视为违规,也可考虑在创新不违法违规的前提下,引导P2P平台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强化风险披露,避免风险传导。

模式一:

“T2P”渐成规模化

P2P与信托公司合作较多,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为平台担保融资模式,通常也被称为T2P模式,即由信托公司募集资金成立信托计划,用于通过P2P平台发放小额贷款。

这类业务的核心,实际是P2P平台利用自身信用进行信托融资,看似信托募集资金用于发放小额贷款,但主导方实际仍为P2P平台,在交易结构方面也基本均为优先/劣后设计,并要求P2P平台实际控制人提供全额担保和履行差额补足义务。

典型的一则案例为中航信托与宜信公司的合作,2011年初中航正式发行第一只此类信托计划,基本交易框架为中航信托募集资金成立信托计划,委托宜信方面作为信用管理顾问发放小微贷款。

如今与宜信合作发行的信托计划在中航已成为重要产品体系之一,拿近期在售的“天惠60号小额信贷(24月期)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优先)”来说,认购起点50万,发行规模200万,预期收益8.4%,资金用于发放个人信用贷款、投资金融机构发售的理财产品及管理服务商推荐的且受托人认可并同意的非金融机构理财产品。

增信措施包括三条,一是宜信旗下公司宜信惠民承担劣后补足义务;二是国寿财险按约定对借款人违约本金进行相应赔付;三是宜信财富、宜信信用、宜信信息、普恒信业、唐宁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其中引入国寿财险合作,是由其为系列产品提供金融机构贷款损失信用保险,即以信用贷款中债务人的还款信用作为保险标的,在债务人未能如约履行债务清偿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时,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即债权人提供风险保障。

除此之外,常用的风控措施往往还会覆盖到操作环节。另一家信托公司与某P2P平台的合作项目中则要求,当借款人借款发生逾期,P2P平台将首先履行代偿责任,将借款人所欠款项划至信托账户;如借款人借款被认定为不良,P2P平台将贷款本息向信托无条件回购;次级份额将始终保留在信托计划中,直至P2P平台无法履行代偿和回购职责。

若P2P存量贷款不良率达到4%或以上,则平台需用自有资金以现金注入的形式追缴次级部分,直至次级部分/信托贷款余额等于不良率2.5倍。

而在信托公司与P2P的早期合作模式中,还有另一种常见模式便为“对接销售”模式。

基于监管政策及各种历史原因,信托公司的营销体系长期以来依赖银行和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现状有待打破,在自建平台完善前,多元化拓展资金来源成为不少信托公司的关注重点。

这种背景下,一方面信托公司借助实力雄厚的P2P平台合作以拓展销售渠道,典型者如陆金所;另一方面,P2P平台为了维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主动寻求与相对高收益的信托产品完成对接。

在这样的合作中,P2P平台以投资顾问的身份,筛选合适的项目向客户推荐,实际扮演的角色类似拥有互联网线上资源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

模式二:

受益权拆分合规之辩

而P2P嫁接信托的“试水”中,第三种重要模式,也被称为“P2T”模式,通常是以P2P产品挂钩信托产品受益权转让,换言之,投资者通过认购P2P产品,相当于间接持有了未到期的信托份额。至此,以往信托公司为客户所提供的信托产品份额转让服务,由线下“点对点”交易,转而进行线上“公募”,并通过交易结构设计,降低了投资门槛。

个中益处在于两个层面,一是信托产品份额原持有者获得流动性盘活,二是投资者可通过投资P2P分享信托产品的预期高收益。

但这种看似多赢的模式若想要顺利进入实施阶段,前提就是要先过关来自合法与合规层面的质疑,不仅如此,能否守住风险底线,也成为市场最多的负面声音。

据了解,此类交易模式主要涉及到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首先,是通过P2P对信托产品进行份额拆分,是否符合监管层一贯要求的“合格投资者”穿透原则有待商榷;二是有可能陷入“非法集资”的诟病;三是这类产品部分采用资金池式运作与期限错配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

为了保证合规前提,这类产品交易结构设计时所做的第一步,便是尽管P2P产品挂钩的是所谓信托受益权转让,但实际受益权本身并不发生所有权的实质性转移,取而代之将P2P产品标的设置为债权,相当于信托计划持有人以信托受益权为质押获得融资。

除此之外,为了解决上述第一项质疑,将原本高资金门槛的信托产品与草根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对接,难以回避的问题首先是监管层对于“合格投资者”穿透原则的要求,涉足机构在实际运作中也设计了更为复杂的具体操作模式。

第一种是所谓“代持模式”,即由一家持有私募基金牌照的资产管理机构(往往为P2P平台的关联机构)作为单一出资体认购需要转让的信托产品份额,然后将其转换成一款资产管理计划,最后再以此包装成互联网金融产品在P2P平台销售。

第二种为有限合伙模式,运作更为复杂一些,即信托公司旗下子公司与P2P机构合作发起一只有限合伙制母基金(FOF),前者以GP身份参与基金管理,后者则将P2P产品投资款以LP身份完成出资,而这只FOF基金的投资标的则为信托产品份额。

某开展此类业务的平台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上述方式,将P2P产品投资资金由单一出资体进行代持,能够使产品从法律关系上来讲在现行监管框架下进一步合规。而事实上,所谓“合格投资者”要求主要的限制主体也是信托公司,而并非信托计划持有人,因此“穿透原则”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对这类业务模式构成限制。

至于上述第二点,与其他P2P平台面临相似的问题,P2T模式最容易踩线的另一项重要法律边界在于,一旦通过嫁接P2P产品的方式致使实际投资人数超过200人,且存在一定的保底收益承诺,则很有可能被认定为涉嫌非法集资。

所谓非法集资,其实并不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术语,其准确对应表述应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

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按照监管方面的要求,只要向投资人告知真实资金用途,且不做收益承诺、不做资金池运作就基本能够保证合法合规。

而针对上述第三个“资金池”运作问题,接受采访的多位人士均表示,基本为不能突破的合规红线,必须将产品设计为一一对应。

据媒体报道,此前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召集各地监管部门和P2P机构代表召开闭门会,讨论P2P行业监管已形成的文件初稿中,明确要求P2P平台上的融资项目标的要一一对应,不允许“拆标”。而P2P拆标通常包括金额拆分和期限拆分。

除此之外,P2P机构不能建立资金池的监管思路,银监会方面也曾在多个场合做出了明确表态。因此只要P2P平台与信托公司合作时将产品在标的和期限方面设计为一一对应便可符合监管要求。

毋庸讳言的一点是,这类业务模式中低门槛下汇集的较多为低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人,若想分羹信托产品的高收益,即使交易流程被认定合规,也应执行更加严格的风控标准。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国内受益权质押登记制度缺位的大环境下,采用上述运作模式,虽然能够使交易框架符合现行法律规定,但却使P2P平台本身背负着潜在风险隐患。

信托受益权能否用于设定质押担保,《物权法》语焉不详。相关法律更无明确信托受益权质押登记的主管部门或办理机构,导致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颇为困难,也就为P2P平台自身风控带来极大障碍。

某P2P平台负责人表示,在签订协议时,可以由平台代表投资人,或由投资人授权平台接受质押,但由于没有登记,不但存在借助虚假信托产品融资的可能性,如果信托受益权发生纠纷,很难起到对抗第三人的作用。

对此前述涉及该类业务的负责人表示,比较理想的方法是与信托机构进行合作而非个体信托计划持有人。他透露,尽管无法执行信托受益权质押流程,但在信托公司配合下,却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达成质押的基本等同效力,比如部分信托公司会愿意协助P2P平台,当产品完成兑付时使资金进入指定账户,以及不允许信托持有人将受益权进行转让或者变更资金账户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