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逐步向外资开放中国旅游市场,允许外商投资旅行社业务,这是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如今,不仅承诺已经兑现,旅游业正在迎来更深度的开放。最新出台的方案显示,外商可以在北京参与到商业旅游景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当中,投资旅游商品和设施,同时,允许在京设立中外合资旅行社。国内旅游市场是否将迎来外资进入潮?哪些改变影响我们?
旅游市场迎来外资进入潮
“北京松绑外商旅游业”方案一出,引发业内关注。有观点认为,这意味着旅游市场可能迎来外资进入潮,合资旅行社、合资旅游企业未来将越来越多。面对可能出现更激烈的竞争,北京旅行社协会副会长钟晖持欢迎态度,他说,旅行社是充分竞争行业,外资进入会让这个行业更壮大。但他同时表示,虽然会有外资进入,但整个旅游行业的大趋势并不会改变。
国内旅游业“波澜不惊”
实际上,2013年上海自贸区已经“松绑”中外合资旅行社的出境旅游业务。不过,从这几年的实际运营来看,外资并没有蜂拥而至。在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旅游行业专家刘思敏看来,扩大外资的进入范围,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
刘思敏:进一步扩大中外合资旅行社的范围,可以说旅游行业“波澜不惊”。外资进入旅行社行业,已经有一段历史,也有了一定试点,它已经和中国的旅行社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平衡。从目前的分析看,外资也未必会对进入中国的旅行社市场产生多大的兴趣。相对来说,中国公民出境游是增长最迅猛的市场,外资进入中国招揽游客去目的地国,跟中国本土的组团社相比,不具备优势。从未来看,外资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可能是温和的。
市场“不差钱”,缺的是好项目
备受期待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被安排在北京通州区2015年40个重点项目的首位。按照任务进度表的规划,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的竣工日期为2019年。项目落地后将成为国内第一家环球主题公园。
刘思敏说,国内旅游市场并不缺乏资金,而是缺乏好的项目。当然,投资多元化以及外资背后的创意,将有利于国内旅行市场的发展。
刘思敏:中国市场不缺资本,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意义不是特别大。当然,像日本交通公社、美国运通等也可能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密度,对市场也会带来一定的改变。
资金池变大,利好初创公司
投资多元化以及更多外资的进入,会给旅游行业带来哪些改变?百姓出游又将受到什么影响呢?从事旅游行业多年的决胜网CEO戴政说,外资进入国内旅游业,对初创公司融资来说,是个利好,因为资金池变得更大了。
戴政:国内旅游市场从前年开始到现在,有一些在垂直领域里做的小公司,融资时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你跟携程将来怎么竞争?如果将来做大了,去哪儿网也想做这一块该怎么办等等。搞得很多创业者一开始就畏手畏脚。外资真的进入后,对创业者来说肯定是更好的帮助,因为资本的池子大了。
二线企业有望借外资“突围”
戴政认为,任何一个领域有更多资本进入和竞争环境,对行业发展都是有益的。他举例说,像同程这样的第二梯队在线旅游企业来说,可能借此机会突围。
戴政:外资进来能帮助现有的中间一类企业更好地突围。举个例子,同程网做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上A股或新三板,如果更多外资进来,在资本力量的驱动下,像同程网这样的第二梯队公司可能一下就冲出去了。任何一个领域,有更多资本进入,更多的竞争环境,肯定对这个行业有所帮助。
旅游产品“价格战”愈来愈烈
对于消费者而言,扩大外资进入又将意味着什么?戴政预计,未来“价格战”可能会打得更厉害,百姓能够获得更具性价比的旅游产品。
戴政:价格战会打得更厉害。因为旅游产品是标准化产品,越是标准化的产品,大家都比拼市场份额。比拼市场份额,只能靠低价去取胜,标准化产品抢占市场份额惟一的方法就是打折甩卖、各种补贴等。对消费者而言,肯定会有更多优惠,甚至很多外资企业如果在境外有同样资本控制的旅游企业,如果能做更好的合并、对接、产品输出,将来可能埃菲尔铁塔的门票在中国都能打折卖,这对消费者来讲,肯定是再好不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