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互联网金融 - 投资攻略 - 正文

投资人说:互联网金融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

来源:投资界 2015-09-10 14:12: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9月9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大会在北京召开。清流资本副总裁刘博在会上分享了她对于”互联网金融如何影响产业升级“的看法。

以下为其精彩观点分享:

(图为清流资本副总裁刘博)

消费升级永远是要和产业升级相伴随的,所以今天我想谈的就是互联网金融到底是如何去影响产业升级这件事情。

互联网与金融为何是相斥的?

这一年谈到了互联网+,大家对互联网有很大的变化,以前谈颠覆,现在谈结合。谈结合之前,其实我们需要看的,我们现在谈的金融、互联网这两个领域有什么特点,它最后的结合点会在哪里?

其实分析下来发现,互联网和金融有很大差异性的,这些差异性其实很多是相斥的。

比如说互联网经常强调的是以用户的角度出发,它强调体验,而金融更多的是从供应端出发,强调信用;互联网生来要做的就是信息透明的事情,而现在扒开任何一个银行资产利润表,发现息差的收益都来源于信息不对称;互联网追求的是效率,会去生产和销售标准品,而金融的很多产品其实很难被标准化的,金融更多的是强调规模,它是一个重资产运营的模式。

最后它们最大的不一样,其实是源于互联网和金融这两者它所依赖的土壤是不一样的。互联网在成长起来的阶段,就是伴随着市场化的呼声起来的,但是金融由于它极强的蝴蝶效应,所以在任何国家,金融都是受政府监管,并且依靠市场准入的方式来管理的。分析下来不难解释互联网金融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争议,并且这个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点:直接融资

它的结合点会发生在什么角度呢?我们说互联网金融会影响产业升级,我们看看之前企业融资都有哪些渠道?

大概有两类:一个是直接融资,一个是间接融资。过去,中国多数企业融资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就是需要钱的人,需要一个中介帮助我完成资金的融通,这里中介指的就是银行、信托这样的机构。银行、信托在这个环节里承担的主要作用:第一,进行风险定价,之后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同时得到相应风险所对应的收益,也就是息差。因此,政府会要求有资本充足率的保证。而它们定价的逻辑在过去就是靠资产抵押和第三方担保实现的。这个方式在过去是高效的,这与过去中国产业结构相关。因为过去中国大部分企业是重资产运营的企业。所以通过这套方式能够达到高效的资金融资。

另一类方式,是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指的就是资金需求方直接找到资金拥有方。比如我们现在的股市或者债市,它中间的平台主要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然后要求融资的企业充分披露信息,用一套非常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帮助企业融到钱。直接融资的方式,其实也是为了更多地服务生产、制造型企业,所以在中国股市它的这套估值逻辑就更加适用于这些企业。所以之前很多的互联网公司选择前几轮融资找美元VC,之后跑到美国的市场上市,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在美国那边整个产业升级已经相对来说成熟了。所以在那边会有一个更适用于这些创新型互联网企业的估值方式。但现在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企业选择再回到A股,而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会以在A股上市为目标,而现在各方其实也在积极的去研究,到底哪一套方法比较适用于现在这些新兴的企业。

其实,互联网企业除了说它的资产轻重方面,还和原来很多生产制造型企业不一样,像业绩预测、强调跨界,很多新的业务进行结合以后,就会产生新的增长点。在这样的业务模式下,其实它更适用于多元化的定价方式来完成融资。

而仔细分析下来也会发现,直接融资和互联网精神和特性是比较相符的,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对产业升级,互联网+融资的方式会是一个更大的市场。

直接融资占比在一个国家当中除了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之外,还与一个国家社会文化、政策法规、还有征信体系相关。但是我们看到现在,你去回顾近一年发生的这些事情,这三方面的因素都在向积极的方向转变,而未来其实互联网金融会是这一切的推动力。基本会从信息开始,然后到渠道,然后到风控逻辑的优化,最后到信用信息体系这样的转变。所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状况,如何去评价它,我们可以看一下五年后、十年后,中国直接融资的比例到底有多少,是现在新兴互联网公司贡献的。

互联网金融的新兴模式都从资金的线上化开始

我们可以回顾过去三年,在互联网金融这个领域里新兴起来的模式。

所有的这些模式的源头其实是从一个资金的线上化开始的,其他任何的模式其实是把不同种类的资产搬到了线上,因为资金已经在线上准备好了。每一个模式背后都有一个对标的美国公司。但是仔细分析下来,其实我们和美国的这些公司起来的顺序,以及发展逻辑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咱们就以大家最熟悉的P2P为例,其实在美国最先起来的消费贷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非常大的市场。所以现在看美国起来的这些P2P,背后做的都是债务重组的事情,切的其实是银行的消费贷的用户,但是这些互联网金融的P2P公司,它是以什么取胜呢?

首先,有一套新兴的风控体系,从银行里切的其实是银行资信更优的用户,我给他更低的资金成本,让他从我这儿借到钱以后,把银行拉部分债务还掉。因为整个征信体系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所以它们整个在资产端就可以实现完全线上获取,这也节约了很多运营成本。

但是在中国我们P2P做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我们P2P找的用户是银行,不喜欢用户。他们采取的风控逻辑没有大改变,还是依靠资产抵押来进行放贷。所以这也就难怪很多的媒体都会说,现在P2P风险很大的。但是未来随着征信体系的完善,随着政策法规的一一落地,我觉得现在这些P2P平台都会逐步地进行转型。其实我们投资的51信用卡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别于现在的这些市面上的P2P,它会采取一些不一样、更创新型的风控逻辑。另外,它在资产生产端的时候也会采取很轻的方式,从线上来获取。

最后,我觉得其实互联网金融我们还可以发挥一下想象力,它可能会和任何互联网的跨界一样,真正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可能不仅仅发生在互联网金融公司内部。因为现在其实越来越多的场景化的东西在线上发生,所以用户的信用是分布式的,所有的数据都是孤岛。因为之前的资金端已经在线上准备好了,资金会随着优质的信用逐步形成资产,这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未来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会是一个非常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且互联网金融的边界在未来也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我觉得这也是所有创业者的机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