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抓住时机落实国企改革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备受瞩目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于上周日公布。《意见》指出,改革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意见》涉及到的大部分内容在过去几年经过了公开讨论,中央政府也多次就国企改革提出各种原则和意见,因此,《意见》是过去几年讨论结果的最终呈现,有媒体总结出有六大亮点。尽管姗姗来迟,但改革幅度远超预期。

中国第一轮国企改革是以放权让利为特征,后来又进行了“抓大放小”式的改革。在这些改革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国有企业得益于市场的膨胀,实现了飞速成长,在工业上游领域以及垄断性服务行业,出现一些巨无霸型央企。

尽管2008年西方金融危机冲击了中国经济,但国有企业凭借自身的政治地位获得了巨额的信用支持,随之而来的产能扩张导致目前很多国企陷入困境,有些甚至成为“僵尸企业”(主要是在钢铁、煤炭等领域)。不管是出于解决国企困境的需要还是出于适应中国经济转型的要求,启动第二轮国企改革都非常有必要。

此次改革是对第一轮改革造成的后遗症进行修正,继续提高国企效率。在效率方面,国企依然受到政企不分、一股独大的困扰。针对这种状况,《意见》首次把国企分为商业类与公益类,国企监管将从“以管企业为主”转向“以管资本为主”,并提出混合所有制以及员工持股试点等措施。在提高效率方面,《意见》提出的方案可操作空间很大。但落实到执行中,还需要有更具体的措施。另外,针对分配不公问题,《意见》提出,国企高管实行差异化薪酬,并要求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到2020年要提高到30%。

当然,《意见》没有针对某些国企垄断现象提出措施,甚至一些央企重组合并可能带来新的垄断。此外,混合所有制还需进一步推进,民间资本担心自己相对国企是弱势群体,在管理和决策上没有影响力;如果只是作为财务投资者,他们又对国企的管理制度心存忧虑。

目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机。一方面,因为中国经济需要转型,国有企业必须提高竞争力与创新能力,这是改革的动力。另一方面,尽管一些国企陷入困境,但大部分经营情况良好,这是改革的有利条件。另外,虽然全球化目前遭遇低潮,但西方国家正在制定更高标准的世界经贸新规则,中国如果不能参与其中,将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国企改革能使中国在参与制定规则时更有话语权。

因此,抓紧时间完成国企改革,将使中国在国际上处于有利位置,在国内则可以避免出现新一轮坏账,并带领中国经济走向创新之路。指导意见出台之后,关键在于执行,需要充分利用巨大的操作空间,调动企业改革的积极性。这决定着国企改革未来的成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