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9月18日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暂不加息”的结果,多名卖方分析师表示在意料之中,一名广州私募人士则向记者反映,其长期关注美联储动作,但此次议息结果并不能为其带来明确的投资方向。
相比而言,投资者似乎更为关心人民币汇率问题,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给出的判断是,“人民币贬值压力下降,国内流动性无忧。”
对于美联储最新的议息结果,香港汇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岑智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市场在议息前,已预期加息的机会只约三成。
北京一家券商研究所宏观分析师亦向记者表示相似的看法。“我们此前对‘不加息’判断的概率在70%。”他谈道,他们甚至没有进行关于美联储的电话会议,因为美联储议息并不是当下市场关注热点。
“此前市场已经一定程度上反映美联储的结果,多数人预计不会加息。”招商证券分析师谢亚轩告诉21时机经济报道记者,他解释,美联储这次结果表现为“货币政策迈向正常化”的标志。“若全球经济基本面不好,美国经济前景也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那么利率上升也没有必要。”
然而也有机构投资者通过连续数周关注全球市场后,认为此次美联储会议具有“决定性”意义;但结果令其失望。
“我6点爬起来看美联储消息,同时看到美股反映出小范围波动,我当时就感觉18日港股与A股涨不起来。”广州一名私募人士刘恒(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自9月以来他对港股抱有投资热情,而美联储议息会议成为他判断时机的重要节点。
他相信港股在美联储加息后会遇到“底部”,那么是抄底机会;若不加息,港股会上涨,追涨亦值得一试。而据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议息前夜,有48%的外资大行表示加息概率大、52%表示不会加息。
但美联储的会议结果却让他大为不满,“一大早看新闻,感到太失望了”,“美联储的发言给我感觉模棱两可。他们决定不加息,但又同时表达对全球经济的担忧,这种信号是模糊的。”刘恒说。
他原寄希望此次会议不仅对“是否加息”出结论,亦能对经济环境“定调”,使得投资机会有一个明确方向。“我本来以为会有一大波行情。但看了一个早上也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买也不是,卖也不是。”刘恒道出了自己迷茫的心理状态。
民生证券管清友则表示,在资产配置建议上,国内资产应开启避险模式,例如可以关注大文化行业;海外资产配置应以“美元为王”。
事实上,9月18日A股市场对美联储结果的反应也颇为平淡,华泰证券分析师薛鹤翔对此认为,当前A股市场主要矛盾点并不在美联储是否加息。“我们一直关注的五大考量,经济增长、无风险收益率、风险偏好、制度溢价、市场微观结构,最主要和美联储加息与否相关的是无风险收益率,而此前债市的预期仍倾向不加息。上述五大核心判据近期并没有改变,我们维持市场观点,弱势震荡。”
事实上,从市场反馈来看,投资者更关注人民币是否会遭遇贬值。
国泰君安分析师任泽平表示,人民币汇率减压,短期保持稳定。第一,料9月中国热钱流出速度边际改善。第二,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差价有缩小的趋势,显示人民币贬值预期下降。第三,11月份IMF大概率将人民币纳入SDR。
海通证券姜超也认为,人民币贬值压力在下降,国内流动性无忧。从短期看,美联储加息延后降低了人民币贬值压力。从长期看,美国加息的纠结反映出其自身经济仍弱,因而本轮加息或是史上最弱的加息周期。而中国由于巨额顺差和相对高利率的支撑,人民币贬值空间相对有限,因而资金大规模流出非常态,而且央行有足够能力对冲,国内流动性无忧。
但未来“加息与否”还存在不确定性。毕竟今年还有两次FOMC会议进行“议息”,分别于10月27-28日、12月15-16日举行。岑智勇就认为,仍有加息可能性,“最新的利息期货资料显示,估计10月28日的加息机会为18%,12月16日加息至0.25-0.5%的机会为38.5%;12月16日加息至0.5%-0.75%的机会为5.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