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讲坛里的历史:从过去理解现在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如编者所说:“曾经有过这么多精彩的人,说过这么多掷地有声的话,对时代做过这么严肃的思考和介入。他们的启示、怀疑或者批判,都为我们今天的思考和行动提供了某种参照和资源。”当时的文化大家、学者、知识分子从不同侧面触碰和回应时代精神的见识与勇气,同样值得今天的人们冷静地参阅与吸收。

编辑一本《讲坛上的中国——民国人文讲演录》,以民国著名的演讲为切入点,带出观察中国的问题,编者张春田显然经过深思熟虑,正如他的《序言》所说:“对民国时期文化的热衷和怀旧似乎成为了大众传媒中一个新现象或者症候,‘民国范儿’应运而生……在我看来,把民国过分理想化本身是一种迷思。民国并不是‘黄金时代’,套用蔡元培的演讲题目,民国正是‘黑暗与光明的消长’的时期。”

一方面“民国热”需要去魅,另一方面也仍需耐心“聆听”民国,“阅读”民国。因为,面临社会、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巨大转型,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学者与文化名人已经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编者为众人准备了更快更便捷的阅读、聆听民国的方式——听演讲。当然,这是别种方式的“听演讲”,从听觉落实为视觉的“看”——阅读。一方面,如春田所说:“重温众多落在纸面上的或慷慨激昂,或稳健深沉的声音”、“以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呈现民国的人文风貌”,另一方面,也可使我们的目光从勾头的手机荧幕转向内心安宁的纸质阅读。

打开此书,便觉震动。本书所选的第一篇即罗素的演讲。

罗素是2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应梁启超、张东荪等人邀请,1920年10月来华,在上海、杭州、南京、长沙、北京、保定等地作巡回讲演。本书所选此篇为1921年7月6日罗素在北京教育部会场举行的告别演讲,英文题目为“China’s Roadto Freedom”。

罗素开门见山指出:“第一,中国不应统括地采用欧洲文化;第二,中国传统的文化,已不能适应新需求,不得不对崭新的让步。”面对一战后西方文明的失败,罗素提出,中国应当提倡爱国心,积习宜破除,需要新式的教育……此书所选梁启超在1921年12月20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平民教育社的公开讲演《外交欤内政欤》中也提出类似的问题:平民教育应该怎样教育法呢?“(一)从私的生活方面说,要教育他们学做现代的人。(二)从公的生活方面说,要教育他们学做共和国的国民。”

在教育方面,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在《留学的目的和方法》演讲中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诸君现在所驻的这一国,他本来自己没有学问,所以只向别国去求;求得了以后,也不想再比那国的人更高,原是这一国的旧习使然。所以欧洲人好比写信的人,这一国的学生,好比接信的人,这一国的博士学士,好比邮便局送信的人。到学生成就了,学生又做第二个送信的人。总是在送信的地位,没有在写信的地位。” 或许可以为当今社会的留学热提供一个好的建议。书中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对大学教育的深刻思考,陶行知《新教育》则是对中小学教育的思考。在国人抱怨当今教育体制的诸多问题及国外教育理念汹涌而入的今日,重“听”这些演讲,就会发觉,我们只是没有按这些卓越的教育学家所提出的路径与方法实践而渐渐迷失了自己而已。

真正教育要培养的人,要如曾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在《什么是教育的出产品》所说:一、活泼泼的个人;二、能改良社会的个人;三、能生产的个人。所以,蔡元培《黑暗与光明的消长》宣言:“这一回的演说会,就是我国平民大学的起点!” 即重视社会教育,提倡教育平等。罗庸的演讲《国文教学与人格陶冶》,检讨学校商业化,提倡与人格陶冶……这些几十年前的思考,恰恰为今天的某些问题提供了答案。

历史如此地“巧合”。有关青年问题,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点》说:“现在青年第一个弱点,就是把事情太看容易,其结果不是侥幸,便是退却。”有关学问,胡适《研究国故的方法》、梁启超《学问之趣味》、梅光迪《中国古典文学之重要》、章太炎《论今日切要之学》、马一浮《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闻一多《什么是儒家》、朱自清《怎样学习国文》,似乎正应和了当下儒家复苏、重视传统的思潮。

有关人生,此书选择梁启超《“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冯友兰《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等演讲,其中最有趣的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张君劢1923年2月14日应著名学者吴文藻之邀在清华学校作《人生观》的演讲,这一次偶然的讲演,不久竟引发了中国学界的“科玄论战”。当下中国一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无论思想文化、个人价值,前辈的思考可令当今的学者、知识分子更清醒地选择自我的人生态度。

此书分为“国家”“教育”“青年”“学问”“人生”“文化”“社会”七辑。全书翻阅完毕,更加佩服编者的精心选择与布置。所有篇章,都与当今的现实问题一一对应或呼应。就如编者所说:“曾经有过这么多精彩的人,说过这么多掷地有声的话,对时代做过这么严肃的思考和介入。他们的启示、怀疑或者批判,都为我们今天的思考和行动提供了某种参照和资源。”当时的文化大家、学者、知识分子从不同侧面触碰和回应时代精神的见识与勇气,同样值得今天的人们冷静地参阅与吸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