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医学奖,这不仅令屠本人备受关注,也将中医药拉到了官方、社会与媒体的镁光灯之下。
10月8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三部门举办的相关座谈会上,“青蒿素源于中医,中医药是中国最具原始创新的科技资源”,成为与会专家谈论最多的主题。
显然,中国各界在诺奖医学奖的背景之下对中医药进行讨论,一是由于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医学奖而倍受鼓舞;二是因为荣耀的背后,有识之士都有浓浓的隐忧: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依然需要更多努力。
我国原创的科技资源是否就一定会打上“中国印”?答案是否定的,近的看青蒿素知识产权属于跨国药企;再看“汉防己”,这种植物的提取物被预期是一种可以抗击埃博拉的药物,然而成果也属于外国科学家。
一些人抱怨,中医药竟成为外国药企的“摇钱树”,这也并非夸大之辞,回头看看中医药的现状也就不难理解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首先,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里,鲜有人能够潜心研究中医药,这项研究既需要吃苦,又需要时日,更要忍受极大的孤独。屠呦呦称,阅读了2000多本中医古籍才找到青蒿素的提取办法。人们只是看到了屠呦呦今日的荣耀,却难以想象她以往承受的孤独。可以说,今天屠呦呦有多少荣耀,那么以往她就付出了多少孤独。现在,如此读医学原著、潜心研究的研究者现实中能有多少?而投入在中医药研究方面的课题与经费又有多少,也值得深思。更有,无论是在一个城市的三甲医院,还是在一家基层的县城公立医院,中医门诊都不是主流。
医学更是一种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与充实研究的实践类学术,但是现实中真正能有多少医学人才能够走向中医门诊?中医门诊门庭较为冷落,在现行的以病养医模式(当然,相关改革已经破冰)下,中医药价格不高也会影响医师的收入。不少年轻的医学人才在选择职业生涯时并不青睐中医药学,这不仅使得一些医术高超的老中医后继无人,也阻碍了我国的中医药研究。
另外,我国对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也亟待加强,这也是大环境所致,脱胎于传统社会的现代市场经济在很多领域内的知识产权都需要加强,首先是观念的加强,而不是事后的唏嘘。此外,在国际上对中医药的包装与推广也需要重视。由于不理解,一些国家对中药知之甚少又心怀疑虑,除了我国自身重视扎实的中医药研究,在国际上的推广也要到位,这也是我国软实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个诺奖医学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中国人得到了诺奖医学奖,它在一个急躁的世界里令中国各方重新慢下来,冷静思考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医药如何更好地为现代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