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青海等西部地区尤感凉风飕飕。市场主体偏少,市场环境偏弱,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怎么办?
改革,唯有坚决、彻底、持续的改革才是突出重围的唯一出路。在青海省政府举行的一次常务会议上,一位省领导语重心长地说:青海地处西部高原,又是民族、贫困地区。相比内地,我们没有资源优势,更没有区位优势。发展没有任何捷径,除了苦干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狠抓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催生发展动力。如果非要找捷径,改革就是捷径。今年上半年,青海组织万名干部入企业服务,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即是一次有效的尝试。
青海等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型、能源型企业占比较大。当前,环境、资源、能源的约束越来越紧,对生态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首先遇冷的就是这些上游产业,钢铁、电解铝等负重前行,困难多多。
青海等西部地区的市场主体偏少。青海是三江源所在地,相当大的范围属于禁止、限制开发区。可是,即便在一些允许开发区,带“场”的很多,而带“厂”的偏少。青海东部某县全县仅有一家矿泉水厂,这在内地一个普通的县,都是不可思议的事。市场主体不够多,市场发育不够充分,这是最大的困扰。
市场主体偏少,产业结构不均衡,自身“抵抗力”就差,稍微遇到风吹草动,便容易“感冒发烧”。
这种局面的形成,原因很复杂。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随便一扒,理由一大堆。的确,西部缺少这些市场必需的“硬要素”。但是,放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来回望,不难发现,西部最缺的其实是“软环境”。
出路在哪里?
人、财、物等硬要素,外部可以“给”,外力可以“补”。营造优质的发展“软环境”,没法靠别人,唯有靠自己。因此,必须“加快”深化改革,以全面改革的优势弥补区位劣势等不足。这样才可能不掉队,力争赶得上,至少可以缩小差距。
要强化改革自觉。改革势必要打破既有体制格局,突破旧的利益的藩篱,肯定要动一些人、一些部门的“奶酪”。剜肉是难受的,自我剜肉更痛苦,人们的应急反应是自我保护——能缓就缓,能躲就躲,能推就推。这样一来,就可能错过改革的“良辰吉日”——矛盾最小期、成本最低期。久而久之,积重难返,新病旧疾互相交织,还带来各种并发症。像马蜂窝一样,越“长”越大,越发不敢轻易去“捅”。问题总要解决,张三绕着走,李四无路走,最终都“憋”在那里。改革是要杀出一条血路,越拖问题越多,越不利于解决问题。不破不立,改革就是要“破”,大胆果断地“破”,这样才有出路。
要培养改革自信。走访西部一些地方和企业,部分人做事放不开手脚,提起沿海、内地等地区红红火火的改革,张嘴就是“人家能做,我们再有十年也做不成。”坐看垂钓者,岂无羡鱼情!我们为什么做不成?尝试一把,努力一下,再下结论。在很多改革领域,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很少“想”去做。要善于借鉴学习,敢于树立改革自信,勇于走出“小我”,主动想点子、找路径。对改革发展来说,任何时候都有困难,关键在于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闯出新路子。
当然,最关键的是改革行动。梦里走了很多路,醒来依旧在床上。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不要左顾右盼,更不宜“多思才后行”。假如干事创业都停留在“思考思考再思考”,或者模仿、复制加粘贴,谈什么创新?能有什么突破?跟跑的永远是小伙计,领跑的才可能有大出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