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表示,上海过去两年来的金融改革,一批创新性的金融制度已经建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显著地增强,而且底线风险是得到了全面的掌控。
具体的进展归纳了12条:
第一,经过两年的努力构建出来金融支持自贸区的总体政策框架,在这个政策框架下整体的金融改革在有序的推进。其中人民银行总行和“三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推出了51条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的具体的支持意见。“一行三局”在上海的分支机构在上海市政府的领导下,推出若干个细则,人民银行推出10余项落地细则。这些就形成完整的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实施框架。
第二,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事中事后监管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叫做自由贸易账户管理信息监测系统,这个系统推出以后,政策落地就有一个信息系统的支撑平台,也有一个我们进行监管的平台,也有了事中、事后服务企业、推动金融改革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让我们能够放心推动各项金融改革,同时把风险全面地管住。
第三,摸索出来一套分类别有管理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我们在上海推动的改革不是全面的自由的可兑换,而是分类别、有管理的可兑现,只对那些对实体经济有重大意义的一些金融服务放开兑换,对于短期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有冲击的资本项下可兑换是没有开的。同时对于放开的资本项下可兑换的内容也实施宏观审慎管理,不是放任的可兑换。这套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经过两年的努力已经摸索出来,也已经实施了,效果是非常好的。
第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得到了大幅度推广,业务流程已经全面简化。
第五,在利率市场化方面我们把小额外币的存款利率上限已经全面放开,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进。
第六,跟利率市场化相关的,最近已推出的“跨境跨业的同业存单”首发顺利启动,进一步推动了利率市场化有序进行。
第七,在外汇管理方面探索负面清单管理,全面放松管制,其目的是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第八,在银行业监管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创新,银行业机构在上海地区加快聚集,服务企业“走出去”方面进行非常有益的探索。
第九,证券业在扩大开放,增加我们国家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第十,保险业方面,重点是有力支持了上海国际保险中心的建设。
第十一,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已经建立了一批,同时也是非常有序的,风险也得到很好地控制,自贸区建设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内在的联动已经建立起来。
第十二,经过两年的努力,摸索出了一套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金融安全网。虽然我们有大量的改革开放的新政策推出来,但是在上海自贸区这两年来没有发生任何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没有发生任何一单重大的金融个案风险,“一行三会”把金融安全网通过两年的摸索彻底建立起来了。
针对哪些改革已在全国复制推广的问题,张新认为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在改革的总体设计、改革的思路、改革的顺序的探索;二是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
具体推广的内容比较多,比如在人民银行方面,简化经常和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结算的流程,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经常项下人民币集中收付、跨境电子商务、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等若干项在上海自贸区成功实施以后,都已经在全国广泛的推广。银行、证券、保险业也有一批管理方面的制度在全国进行的摸索和推广。
下一步,《方案》正式印发之后,要做两方面的事情:第一是认真审慎出台一系列细则,确保方案的总体原则性内容在上海落地;第二是切实管好风险,把风险防范作为最重要的底线和改革的前置条件,充分用好我们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和事中事后监管的体系,建立起开放经济下的金融安全网,这样再把各项政策有效的在上海进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