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地理信息产业大会10日在京举行,据介绍,今年全产业总产值预计达3600亿元,增长率将达22%,延续高增长态势。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地理信息产业扶持政策,卫星导航、互联网地图和车联网等细分产业逐步成熟,在“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地理信息产业将维持高增长势头,得到BAT等科技巨头的青睐和竞相争夺。
据上海证券报11月11日消息,此次大会以“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科学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平稳发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表示,地理信息产业要主动支持配合国家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在产业发展的整体战略中找准定位,充分发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体现地理信息应用价值。同时,积极关注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科技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找准技术和市场结合“风口”。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利用政策、人才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抢占国外地理信息市场。另外,要通过并购重组、上市融资等手段快速壮大实力,抓住地理国情普查、农地确权、地下管线普查等数百亿级需求迅速壮大产业规模。
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宋超智介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在全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下,仍然保持了稳步增长,发展态势逆势上扬:一是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产值年均增速超过20%;二是测绘资质单位数量稳步增加,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共有测绘资质单位15699家,较去年末增加8.2%;三是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截至今年10月底,测绘资质单位中民营企业数量为8921家,占资质单位总数的56.8%。另外,地理信息产业布局日益优化,空间集聚趋势更加显著,甲级测绘资质单位中,京津冀、江浙沪以及广东、湖北8省市占了全国总数的45%。
此前国务院批复2015-2030年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能力。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信息化测绘体系,全面建成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到2030年,基本形成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和应急测绘为核心的完整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链条,此次规划时间跨度达15年,表明政府对其重视程度。
机构预计,在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和各种应用需求上升的推动下,地理信息产业将步入加速发展期。未来行业仍将保持 20%以上的复合增速,2020 年总产值或将超过 8000亿元,商业模式较为成熟的相关企业将迎来业绩爆发期。A股中中海达、四维图新等上市公司,涉及地理导航相关业务。
【相关阅读】
近日召开的2015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透露,我国地理信息产业2015年总产值预计达3600亿元,增长率将达22%。在“互联网+”热潮下,地理信息正在成为智慧城市、位置服务、商业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众多行业的支撑技术和重要入口。
“2015年是北斗产业发展的关键攻坚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9月10日公布的2014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为位置服务产业白皮书》如此定调。去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1343亿元,同比增长29.1%。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指出,要摆脱产业发展瓶颈,须全力推进机动车辆和智能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定位与位置服务标配化政策。
8月5日从科技部网站获悉,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一期)”重大项目下设“导航与位置空间信息内容服务平台技术”课题近期通过遥感中心组织的技术验收。
中国7月25日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使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总数增加到19枚。这对北斗“双胞胎”弟兄,将为北斗全球组网承担“拓荒”使命。
日前,北斗民航应用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会议明确,由于通用航空飞行运行灵活,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可以率先在通用航空领域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以通用航空为试点开展数据搜集和经验积累,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全球进程深入,进而逐步推广至运输航空领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