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要实现“医疗养老一体化”,面临着很多类似的制度性障碍。比如,京津冀三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尚未衔接,养老机构还存在取得医保及医疗定点资格难等问题。
归属地在河北的燕达医院,一直在遭遇这样的尴尬:燕达医院位于京冀交界之处的燕郊,其区域内的常住人口近70万,其中有超过30万人拥有北京医保但居住在燕郊。然而,跨地区报销政策仍不能支持。尽管燕达医院在去年9月底被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纳入北京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但跨区报销也仅限于新农合。
京津冀要实现“医疗养老一体化”,面临着很多类似的制度性障碍。比如,京津冀三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尚未衔接,养老机构还存在取得医保及医疗定点资格难等问题。
“希望尽快打通京津冀医保的最后一米。”燕达医院宣传处负责人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11月6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其中重点提出,京津冀三地将协同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积极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养老服务试点。
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养老机构设施建设却相对比较滞后,如何养老成为一大社会难题。尤其在北京这样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养老院床位更显紧张。老龄办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市户籍60岁以上老人301万人,占北京市人口的22.6%。天津2014年60岁以上老人215万,老龄人口比达21.18%。京津冀三地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630万。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加。
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机构养老这一标准,北京至少需要15万张养老床位,天津至少需要11万张床位。而按照北京市民政局福利处处长李绍纯预计,2015年北京养老床位数将达到12万张,到2020年能提供15万张左右的床位。即便北京2015年实现12万张床位目标,距离所需也还差3万张。而天津市“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到6.9万张,距离11万张的需求还差4万张。
优质医疗资源的过于集中,同样令北京“不堪重负”。公开数据显示,北京全市88 家三级医院,其中67 家集中在城六区内;2013年北京接诊人次破2亿,其中25%的病人来自河北。距北京30公里的燕郊三甲医院,病床闲置率却高达70%。而北京在2012年新版“就医地图”中就提到,五环内不再新建大型医院。2014年,北京市医管局再次强调,北京今后五环内不再批准建立公立医院,床位总量不再增加。北京城区今后将不再建设大型养老机构。
于是,将北京的医疗资源向河北转移、跨区域养老,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成为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必然路径。
“医养结合”成为京津冀养老未来模式
京津冀三地之间的行政壁垒正在逐渐打破,而来自顶层政策的支持力度和方向也逐渐明朗化。
《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三地将协同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积极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养老服务试点;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和户籍障碍,特别在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救助补贴等方面做好政策制度对接,促进制度体系渐进融合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此外,三地将合力撬动社会资本和资源,支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围绕京津冀打造互补互利的养老服务集群,鼓励实力强的养老企业走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道路,聚力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同时,助推三地养老服务产业协同发展,谋划建设养老服务产业园区,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养结合应该是以文化为引领,以生活照料为基础,以医疗、看护、护理为保障,以老年人健康向上自立自强为主导,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养老机构要是没有医院没有医疗功能,就相当于新房没有新娘。”
制度障碍仍待进一步破冰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内多个城市争相为自己揽上类似“养老功能区”的定位。
2012年,天津市武清区就表示要打造养老示范社区龙头;此后秦皇岛也提出,要借助北戴河等旅游资源,提出要承接京津养老人群,规划20平方公里养老产业园。河北选择将高碑店市和涿州市作为京津冀养老基地。北京已有企业在河北高碑店等地投资建设大型养老社区项目。燕达集团河北燕达医院去年以来先后和北京朝阳医院联盟共建,与北京天坛医院专科共建,与首儿所共建儿科疾病诊疗中心,与北京中医医院共建中医诊疗中心。
燕达医院宣传处负责人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通过与北京优质医疗资源的合作对接,有越来越多持有北京医保卡的患者来到燕达医院看病就医,虽然医疗保险异地转诊制度能够解决异地看病问题,但现阶段医保体制尚不完善,报销流程设计不合理,自行垫付医药费较多,各项报销手续繁杂,时间周期很长(约3~4个月时间),患者报销一次药费可能要跑上好几趟,而对医保政策的一丝疏忽就可能导致无法报销,导致部分本已分流来的患者流失离院。可以说,各地区医疗保险的不统一是造成异地就医结算问题的根本原因。
此外,北京养老机构每床每月的补贴标准是300~600元,按照这个标准,燕达养护中心应该能享受到每年200万~500多万元的运营补贴,但因为中心行政区划上隶属于河北省,而入住宾客95%都是北京籍,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这部分床位补贴无法拿到,这就给燕达养护中心的运营增加了负担。
“能否打破行政区划及户籍限制,将养老补贴与老人实行一对一绑定,让补贴随老人的养老地点的移动而移动,实现养老补贴的异地流动。”燕达医院宣传处负责人呼吁。
这些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将有望解决。“十三五”规划指出,“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
“河北燕达医院去年7月就正式变更为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希望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的具体落实政策尽快出台。”燕达医院宣传处负责人表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