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紫檀山高端住宅项目是广东利海在山东的项目之一,该项目因环境资源得天独厚,曾被利海集团寄予厚望。但去年9月该项目却突然停工,引起外界哗然。
销售不力
项目陷入资金困境
紫檀山项目距离青岛金沙滩主景区仅400米。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项目一期的七栋高层住宅楼主体已基本完工,高层建筑旁边是尚未开工建设的二期地块。项目所处位置与滨海金沙滩主景呼应,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海景房。
据青岛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紫檀山项目分为两期,其中一期建设面积是15万多平方米,投资3亿元左右。一期包括七栋的高层住宅楼和一座四层的超五星级文化精品酒店。项目开发商为青岛金海荣春置业有限公司。
据记者了解,2009年8月3日,李爱霞作为甲方、广东利海集团公司(简称广东利海)作为乙方、青岛东海明珠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东海明珠)作为丙方、青岛金海荣春置业有限公司(简称金海荣春置业)作为丁方签订《合作开发项目合同书》。
其中,李爱霞持有东海明珠公司100%股权,持有金海荣春公司80.39%股权,而金海荣春公司是紫檀山项目土地的所有人。李爱霞与利海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青岛紫檀山实业有限公司(简称紫檀山公司);紫檀山公司注册资本为1.2亿元,李爱霞与利海公司各自出资6000万元;紫檀山公司成立后,李爱霞将其持有的东海明珠100%股权和金海荣春置业80.39%股权全部转让给紫檀山公司。
曾在紫檀山项目工作过的人员坦言,李爱霞引进广东利海合作开发,也是各有所需,李爱霞看重的是广东利海的名气和资金,广东利海看中的是李爱霞所控地产项目拥有极佳位置。
但是,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紫檀山项目,并没有按照预期中的火爆热销。恰恰相反,项目的运作不利,却让其逐渐迈向深渊。最要命的是紫檀山住宅楼盘开盘时,在周边房价均不过万元的情况下,贸然推出了4万元/平方米的天价,销售并不理想。随后,项目又改名为“公元海·紫檀山”,2014年5月11日,紫檀山再次开盘,重新推出1、2、7号住宅,价格大幅缩水,起价15600元/平方米,均价2万元/平方米。但销售仍未有改观,资金回笼陷入困境。
据青岛市商品房备案信息显示,紫檀山房产预售证许可预售521套,自2011年9月1日至今,总共签约40套房源,其中,住宅楼销售32套,商业楼销售8套,总去化率不足10%。
上述青岛建设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项目公司建筑资质已经到期了。根据规定,建筑资质到期后,该企业公司应该进行年检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办公场所、资金、人员结构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由于紫檀山整体项目停工已久,我们也很难找到项目企业负责人。如果到期不来年检审核,我们有权依法决定限售。
关于紫檀山项目的停工原因,该负责人说,青岛股东之间因股权减资、转让变更发生纠纷打官司是停工原因之一。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广东利海集团内部出现问题,公章等资料全部被查封,导致工程无法进行。
转让协议遭毁约
双方互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由于紫檀山项目运营、贷款等都是李爱霞一方具体运作,前期贷款到期后,展期续贷必须由广东利海继续为之担保。广东利海提出要李爱霞减资、转让股权。李爱霞则用减资、转让股权换取广东利海的担保。
2011年11月26日,李爱霞同意广东利海提出的减资和股权转让《协议书》。事后,李爱霞反悔,要求撤回承诺,因此引发双方产生矛盾,相互起诉对方。
更为戏剧的是,2013年7月3日,李爱霞与广东利海集团有限公司,在同一天,均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对方。
所不同的是,李爱霞诉广东利海公司合同纠纷一案,李爱霞请求撤销与广东利海公司于2011年11月26日签订的《协议书》中的部分内容(理由是该减资协议不是出于本意,而是被广东利海公司胁迫所签订)等。
广东利海公司诉李爱霞、紫檀山公司请求变更公司登记纠纷一案,请求李爱霞继续履行双方于2011年11月26日签订的《协议书》中关于减资的约定;将紫檀山公司的注册资本变更为6652.25万元,并将李爱霞持有紫檀山公司的股份比例变更为9.805%(对应的出资额为652.25万元),利海公司持有紫檀山公司的股份比例变更为90.195%(对应的出资额为6000万元)等。
上述两起案件,根据判决书判定,李爱霞均以败诉或部分败诉而告终,李爱霞不服上述判决,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知情人透露,双方发生纠纷后,为预防李爱霞对紫檀山房产继续销售,广东利海向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青岛中院把该楼盘全部查封了。广东利海现在已经撤销申请。
事实上,根据双方减资、变更股权《协议书》争议引起诉讼,除李爱霞所诉理由外,股权减资、股权转让,须交税金约1个亿。根据协议,广东利海又不承担,李爱霞承担却有困难,所以,李爱霞一直迟迟不予办理股权变更登记。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通过多方关系与李爱霞、广东利海取得联系,李爱霞通过中间人表示,与广东利海事宜并未了断,双方也正在商谈广东利海退出问题,暂不想接受媒体采访。广东利海方面则未予回应。
与“门口野蛮人”擦身而过利海集团纠纷始末
在一系列的官司和纠纷之后,谢海榆终于重新拥有了广东利海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利海”)的控制权。
整个事件如同一步跌宕起伏的商战片。“对赌协议”、“8亿美元巨额融资”、“上市失败”、“资产转移”各种情节都贯穿其中。而围绕广东利海集团上市融资签署的“对赌协议”,也让谢海榆损失惨重,至今仍在地产开发资金上捉襟见肘。
引入“门口野蛮人”
一个多月前,郑州市房管局遭遇了一次严重群体事件,众多业主将郑州市房管局围住,致使郑州市房管局4天不能办公,此次事件的业主全部来自广州利海公司的郑州地产项目。该事件也将广州利海公司推上风口浪尖。
利海集团与保利集团只有一字之差,而事实上,两家公司也颇有渊源。 1992年,广东利海公司成立时,该公司是保利集团的一员,公司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2004年,广东利海集团成为独立的集团公司,其主营业务仍是房地产,目前主营业务包括城市运营、农业科技、生态旅游、绿色地产、文化传媒、有色金属资源等板块。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广东利海集团董事长谢海榆,谢海榆同时还是上市企业香港成报传媒集团和利海资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大股东。
如果从广东利海公司成立的时间算起,这家公司已拥有20多年的房地产行业经验。但谢海榆控制的公司却在近两年持续遭遇企业危机,包括其各地项目因停工欠薪导致的维权事件。据其他媒体报道,谢海榆控制的广州利海公司仅郑州的三个停工项目,就涉及近3000户业主;而青岛、长沙项目还长期拖欠工程款,其中长沙项目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过亿元,涉及超过千名业主及认筹客户。今年10月末发生在郑州市房管局的业主维权事件,正是由于广州利海公司郑州项目停工引起。
谢海榆的公司在各地项目出现一系列停工和欠款事件,令外界颇为不解。因为在2014年之前,广东利海集团还是负债率良好的企业。数据显示,2012年12月31日,广东利海集团总资产124.97亿元(其中流动资产114.15亿元),净资产79.3亿元,资产负债率36.48%。2013年12月31日,广东利海集团(合并报表)总资产138亿元,净资产83.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9.8%,2013年营业收入为40.8亿元。
广州利海公司陷入停工欠薪困境同时,一场有关谢海榆的官司又蹊跷出现。2013年,香港纪海有限公司(PACIFIC SEA LIMITED)向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控诉书,起诉了利海集团控制人谢海榆。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谢海榆遭到起诉期间,涉及公司高层管理权的内部斗争也影响了集团的经营运作,以致资金链紧张,并造成多地地产项目出现问题。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调查发现,香港纪海只是谢海榆控股的一家海外注册公司。该公司如何成为了广东利海的控股公司,并且起诉谢海榆?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谢海榆原本计划将广东利海集团运作上市。在这个过程中,谢海榆把黑石集团、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引进为战略投资伙伴。其中,黑石集团、摩根大通作为风险投资者,为利海集团融资8亿美元,并与谢海榆签署了对赌协议,该协议约定,若广东利海集团最终未能上市,则谢海榆在相关企业的股权归对方。
对赌失败
结果,谢海榆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还是没能完成广东利海集团的整体上市。谢海榆所持有的香港成报、香港纪海、利海资源等全部股权就此变更为黑石集团、摩根大通所有。
“谢海榆丧失了对香港纪海的控股权之后,黑石集团、摩根大通委托陈浩然负责香港纪海所有事宜,并委托陈浩然追缴广东利海及其旗下公司的所属资产。在此之前,为了使得广东利海享有外商投资优惠政策,谢海榆在海外成立了香港纪海,并以香港纪海控股广东利海。”上述知情人士说。
公开信息中,2012年11月22日,香港纪海有限公司依法免除了全资子公司广东利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海榆之职务,其也不再担任广东利海的法定代表人。“香港纪海与谢海榆的纠纷,实际上是黑石集团和摩根大通在追缴谢海榆的资产。”上述知情人士说。
2013年5月15日,利海资源发布公告,公司接获香港高等法院诉讼函件,Pacific Sea Limited 为原告,而公司持股19.39%的主要股东谢海榆为被告。同时,香港高院于5月14日发出玛瑞瓦禁制令,所谓玛瑞瓦禁令是英国法院采用一种诉讼保全措施,既原告在担心被告可能将其财产转移出法院管辖范围以外时,可以申请法院发出该禁令,禁止原告将财产转移。
该禁令发出后,法院禁止谢海榆出售或买卖于香港最高价值2.447亿元人民币(约3.098亿港元)的资产,或注销该等资产的价值,特别是持有的利海资源9.946亿股。2013年3月,谢海榆以专注其他个人业务为由辞任利海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利海资源国际执行董事及主席职务。2013年5月,成报传媒(08010.HK)公布,谢海榆因需要处理其他业务而辞任公司执行董事。
据该知情人透露,尽管谢海榆对其多数相关企业的股权已失去控制。“但对于广东利海及其旗下的所有资产的变更,谢海榆并不配合,不但不进行相关公章移交和股权资产变更登记。谢海榆还把广东利海资产全部转移,登记到广州利海公司名下。”而广州利海是仍处于谢海榆控制下的另一家公司。由此,才有了香港纪海与广东利海一系列的诉讼发生,包括广州、长沙、郑州等地的诉讼。
“青岛紫檀山项目中广东利海只占50%股权,因控股权双方共有,任何一方不同意变更,股权无法变更。经过多次沟通后,香港纪海公司发声明表示,青岛紫檀山项目资产不包括在追缴范围内。因此青岛项目仍然属于谢海榆。”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谢海榆与陈浩然在青岛发生了极其不愉快的事后,现双方已经和解,香港纪海也分别撤销了对广东利海及谢海榆的诉讼。”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在 2014年9月,香港纪海公司提出撤销对谢海榆的控诉后,谢海榆重新成为广东利海的控制人。
对于各地停工项目如何处置及利海集团纠纷等问题,记者曾联系广东利海集团,但对方未予回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