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全面深化改革方案以来,各个领域工作渐次展开。国企、城镇化、财税、金融诸多总体改革方案已获得通过,一些分项改革的牵头者、参与者、重要时点等,都有详细安排。
目前,“十三五”规划建议已出台,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召开在即,后续改革事项都在进一步明确。
12月13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在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2015中国改革论坛”上表示,现在中央部门忙着发文件、传达文件,忙于监督,下面忙于汇报,出现了改革打滑、空转的现象。“改革关键要看效果,方案一个接一个,看似热闹,没有落地,这是一个大的问题”,他说。
刘尚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改革方式需要考虑调整完善,改革的顶层设计,应该是大框架,定方向,定原则,而不是事无巨细的一张张施工图,改革应当是全国一盘棋,但不能搞成一刀切,需要考虑各地实际情况;要调动地方积极性,改革要给地方预留更多空间,以GDP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也需要调整。
改革应是真正的顶层设计+地方积极性
“如果还是按照既有的改革方式推进,很可能再过五年,改革真正落地的不会太多”,刘尚希直言。
当前改革呈现什么状况呢?国务院和中央部委加班加点忙着发文,十分辛劳。众多改革都有部署,但真正落地的寥寥。当前经济增速下行,企业效率较差,社会各界对后续政府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等有诸多期待。
刘尚希表示,“这么多文件发下去,下面的反映是,这个文件还没有消化,新的文件又来了,更谈不上执行和落地了。”
刘尚希认为,现在改革执行的方式是,大家忙于发文件、忙于传达文件、忙于监督,下面忙于汇报,改革很可能就出现了在冰上开车的现象,轮子在转,车不往前走,出现了改革打滑、空转的现象。
后续改革在推进方式上该如何调整?刘尚希表示,一方面要让地方有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顶层设计也不能完全搞成施工图,一张图纸贯到底,从上到下按这个来施工。
刘尚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真正的顶层设计,不是施工图,全国一盘棋,但不搞一刀切。顶层设计应该是抓住基础性制度,定“四梁八柱”,明确改革的大方向、大框架和基本原则,要给地方预留改革创新的空间,而不是一张张的施工图。
比如,财政领域的部分改革实践,出现了反复或难以达到预期的现象。2014年末,国务院出台清理地方税费优惠政策,旨在统一全国市场,避免出现过多过滥的“政策洼地”。但2015政策执行又无期限延后。“营改增”也出现类似的现象,按照原来改革的部署,2015年要力争完成全部领域的营改增,但今年这项改革并未有实质性进展。
刘尚希指出,改革是个社会工程,难以像工程施工图那样准确。现在的改革都是一上来就分到各个部门,定时间、定任务,按时间出文件、出方案,这样的改革方式是值得商榷的。
考核体系会异化地方政府行为
刘尚希认为以GDP为导向的考核体系需要进一步调整,这会异化地方政府行为,也导致当前经济运行中的诸多问题。
比如,产能过剩的问题。刘尚希表示,他在调研中发现,过去地方政府是保护地方市场,现在是保护地方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只要规模足够大,地方政府都会去救这些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很多是连环担保的,还涉及到当地的GDP、就业、财税收入,还有地方的金融风险。一个企业出问题会影响一大串,政府的责任重大,为避免出现连环问题,地方政府往往采取五花八门的办法救企业,这就造成了僵尸企业的问题。
刘尚希还表示,对地方政府的评价应该整体考虑,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应该要落实以人为本、群众路线,看群众的获得感。光有GDP,如果分配不公;或者发展GDP,牵涉到公众福利的教育、医疗、社保等问题没有解决好,没有让公众分享到发展改革的成果,也不行。
既有的考核机制,使得地方政府角色定位不清。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经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的国家治理结构,主要要围绕三方面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刘尚希表示,当前生产与消费脱节、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科技与经济脱节、教育与发展脱节,都是没有很好地处理这三方面关系。
相关新闻: